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图为我国甲、乙两山垂直带谱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自然带①和②分别是(     
A.山地荒漠带亚高山草甸带B.山地荒漠带山地针叶林带
C.山地草原带亚高山草甸带D.山地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
2.甲山2000米南北坡植被差异体现出(     
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022-01-05更新 | 46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Z20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2 . 下图是我国某山地东、西坡土壤垂直带谱图。漂灰土是我国寒温带湿润地区针叶林条件下形成的,暗棕壤是在针阔混交林下发育形成的。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的发育深受气候影响,该山地3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土壤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西坡比东坡(     
A.降水较少,气温较高B.降水较少,气温较低
C.降水较多,气温较高D.降水较多,气温较低
2.东坡从山地暗棕壤向上变化为亚高山漂灰土,这种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1-12-08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朝鲜半岛自然带分布图。①、②、③、④虽然为同一自然带,但由于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绘图时作了区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海拔大约200米处植被①、②、③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地形C.光照D.水分
2.a自然带名称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D.南部沿海红树林带
2021-11-07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我国天山北坡植被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天山北坡山腰地带出现云杉林的直接原因是(     
A.出现逆温,气温较高B.气流抬升,降水较多
C.成土母质层无机养分多D.地形平坦,易于林木生长
2.若只考虑气候因素,天山北坡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大的地带是(     
A.荒漠石山带B.山地草原带C.云杉林带D.山地草甸草原带
2021-11-06更新 | 494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5 . 图1、图2分别为我国甲、乙两地某山脉的垂直自然带谱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山脉可能位于中国(     
A.东北地区B.南方地区C.青藏地区D.西北地区
2.对于甲、乙两山脉的自然带,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脉针叶林带的出现,都体现了垂直分异规律
B.甲山地针叶林带北有南无,是由于南北坡热量的差异
C.乙山地针叶林带北低南高,是由于南北坡降水的差异
D.甲、乙两山脉基带的更替,体现了干湿度分异规律
2021-10-15更新 | 45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十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联考地理试题
6 . 读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纳板河是澜沧江南段支流,该流域是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第一个国家级综合型自然保护区,面积270平方千米,天然林地面积占67.74%。

材料二:据统计,橡胶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只有天然林的一半左右。下表是西双版纳土地覆被变化情况。

1976年19882003
天然森林(公顷)127.46公顷114.4万92万
种植橡胶林(公顷)2.2万7.6万22万

(1)写出图中图例A代表的自然带名称,据图判断该流域自然带分布的变化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简析纳板河自然保护区面积虽小,但植物种类丰富原因。
(2)本区靠近世界天然橡胶种植北界,简析该流域水热条件优于同纬度地区的原
(3)分析西双版纳土地覆被变化情况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2021-06-02更新 | 109次组卷 | 4卷引用:考向15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

7 . 雪莲是新疆的著名特产,生于高山雪线附近的岩缝、石壁和冰碛砾石滩中。种子在0℃发芽、3-5℃生长.幼苗能够抵御-21℃的低温、15-25℃生长旺盛,以天山所产最多,质亦最佳。可作药用、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1906年中国已将天山雪莲列为二级保护植物。下图是天山自然带谱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天山南北坡自然带谱种类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海拔C.水分D.坡度
2.天山雪莲最可能的分布区在(     
A.高山冰雪带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地草甸草原带
3.天山雪莲人工已栽培成功,人工创造的生长环境气候和土壤的突出特点应该是(     
A.冷湿B.冷干C.暖湿D.暖干

8 . 下图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自然带分别最可能为(     
A.山地荒漠带、落叶阔叶林带B.高山灌丛带、落叶阔叶林带
C.高山灌丛带、山地针阔混交林带D.高山草甸带、山地针阔混交林带
2.下列关于该山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东坡、南坡比西坡、北坡自然带谱丰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相对高度②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较东坡高而窄是因为西坡较为湿润③该山脉位于我国南方地区④该山脉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4-15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试题

9 . 青藏高原面积达250万km2,大部分地区海拔为4000-6000m,在夏季是个巨大的热源,具有一定的增温效应,这种增温效应对高原及其周围的生态格局有深远的影响。下图为某研究团队绘制的青藏高原某山体垂直带谱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坡永久冰雪带下限低于北坡的原因是(     
A.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B.南坡为阴坡,北坡为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D.北坡为背风坡
2.林带上界北坡高于南坡最可能的原因是北坡(     
A.为阴坡,土壤水分多B.为阳坡,热量更充足
C.坡度小,宜于林木生长D.受到高原地形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四川省西部的川西高原是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海拔4000~4500米,总面积约23.6万平方千米,其中高山草地占了一半多。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流域部分省市区域简图。

(1)从成都平原到川西高原,由于受____因素影响,____发生显著变化,植被景观差异显著。
(2)改革开放以来,四川、重庆、贵州等地人口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因素。21世纪后,人口迁移形成从个体劳动力流动向家庭化迁移转变体现了____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近年来,贵州省实施易地搬迁的扶贫政策,影响迁出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____
(3)若长江上游地区植被遭大规模破坏,会加剧当地____,湖北境内的河段河道淤积,弯曲度____(变大或变小),导致该地区水循环速度____
(4)为防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简述上游可采取的有效措施____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