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白马雪山位于横断山脉中段,全年盛行西南风,年均温4.7℃,年降水量640mm,随海拔的升高气候变化显著,形成山地严寒、河谷干热的特点。博格达山位于天山山脉东段,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温2.5℃,年降水量450~700mm,山麓炎热,中、高山区湿润寒冷。图示意白马雪山和博格达山针叶林及灌丛草甸随高程的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白马雪山山麓的植被景观可能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干热河谷灌丛
C.温带落叶阔叶林D.高山灌丛草甸
2.与白马雪山相比,博格达山(     
A.针叶林植被带分布高度范围较大B.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高度范围较大
C.植被带受冬夏季风变化影响大D.植被过渡带内斑块化程度较高
2023-11-09更新 | 319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下图表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该山地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山脉走向D.山体坡向
2.引起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水热条件B.土壤类型C.大气环流D.太阳辐射
2023-11-02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和土壤(单元考点卷)-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单元速记·巧练(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肯尼亚山是一座死火山,海拔5199米,高耸在东非大裂谷东侧。近年来,中国与肯尼亚的科学家联合对肯尼亚山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图甲示意肯尼亚山的位置,图乙示意肯尼亚山自然带平面分布图及西北-东南走向的垂直剖面图,图丙示意肯尼亚山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数值越大,物种越丰富)的垂直分布图。

(1)分析肯尼亚山植物群落物种十分丰富的原因。
(2)根据图丙,描述肯尼亚山的西北坡和东南坡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布状况。
(3)分析肯尼亚山的西北坡和东南坡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空间分布状况的原因。

4 .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可能是(     
A.天山B.大兴安岭C.阴山D.秦岭
2.图中甲植被带可能是(     
A.常绿阔叶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C.山地针叶林带D.针阔叶混交林带
2023-10-27更新 | 850次组卷 | 13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联考试卷(二)
5 . 垂直分异规律
(1)形成原因: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降水发生变化,即______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2)分布特点:从山麓到山顶,由下而上出现随______延伸的不同带状自然环境。
(3)垂直自然带的划分,通常以______或土壤为主导标志。
2023-10-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5.2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一课时)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019高二上·全国·专题练习

6 . 读我国秦岭附近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自然带分别是(     
A.热带雨林带、针叶林带B.常绿阔叶林带、针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D.针叶林带、冰川带
2.影响图中针阔混交林带南坡南北宽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B.海拔C.坡度D.纬度
3.推测秦岭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m)北坡林线高度较南坡(     
A.高B.低C.一样高D.不确定
2023-10-09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期末检测卷(二)人教2019选必一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双版纳(21°09'N-22°36’N,99°58'E-101°50'E)位于云南南部,地势周围高、中部低,分布着许多宽谷盆地、低山丘陵。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属热带季雨林气候,具有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而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以100m为间隔将西双版纳划分为20个垂直高度带,统计每个高度带内野生种子植物的物种个数,记作物种丰富度。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准确全面地理解物种多样性的海拔分布,为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下图示意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格局。

   

(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2)描述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3)分析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
2023-09-28更新 | 353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普高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测评(二)地理试题

8 . 秦巴山区(秦岭和大巴山山区)是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山区中马尾松林与油松林的分界线被认为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整体位于海拔1000~1200m处,且不与纬线平行,呈倾斜状。下图示意秦巴山区及山区中马尾松林和油松林的分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秦巴山区从马尾松林到油松林的更替体现了(     
①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②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③垂直分异规律④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导致马尾松林和油松林分界线呈倾斜状的因素是(     
A.降水B.光照C.地形D.土壤
3.下列关于马尾松林、油松林和两者分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界线以北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油松林主要分布区最冷月均温低于0℃
C.分界线以南积温低于分界线以北积温D.马尾松林主要分布区降水量小于800mm
9 . 读珠穆朗玛峰地区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相关任务。

(1)比较珠穆朗玛峰南坡与北坡降水量的差异,并解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2)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3)山地雪线的海拔与气温和降水有密切关系。想一想,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原因有哪些?

10 . 贡嘎山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海拔7556m,被誉为“蜀山之王”。野生水鹿和家养牦牛均以草为食,是贡嘎山自然保护区中常见动物。下图为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地区的水鹿和牦牛活动率。完成下面小题。



1.野生水鹿与家养牦牛的活动区主要集中在(     
A.山地硬叶林山地硬阔混交林B.山地针叶林落叶阔叶林
C.山地针阔混交林山地针叶林D.山地针叶林落叶灌丛区
2.导致草甸地区野生水鹿活动率较低的原因是(     
①寒冷期长,生存条件恶劣       ②草甸植被,缺少食物来源
③缺少乔木,不利躲避天敌       ④牦牛众多,觅食范围有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