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3 道试题

1 . 读“中国30。N附近三座名山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字1所代表的自然带为(     
A.落叶阔叶林带B.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D.常绿硬叶林带
2.贡嘎山东坡的雪线比西坡低的原因是(     
A.东坡气温较高B.东坡降水量较多
C.东坡相对高度较大D.东坡光照较强
3.图中数字1所代表的自然带的分布,峨眉山的海拔比黄山高的原因为(     
A.峨眉山海拔较高
B.峨眉山年降水量较多
C.峨眉山所在地区夏季气温较高
D.峨眉山所在地区冬季气温较高

2 . 阿勒秦地区位于新疆北端,阿尔泰山南部。千百年来,生活在该地区的哈萨克等少数民族,都沿着“四季牧场,终年放牧”的传统生活智慧和生产方式,年复一年,山上山下,长跋涉。11月末或12月初,牧民赶着上百万头牲口转场至冬牧场越冬,随着越来越多牧民的定居,饱含浪漫想象的游牧之歌,在阿勒泰已渐行渐远。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甲阿勒秦地区的丙牧场对应的植被带主要为(     
A.荒漠及荒漠草原带B.灌木草原带C.森林和森林草原带D.山地草甸带
2.图乙中冬牧场分布海拔高于春牧场所在地,最可能因为此处(     
A.多晴日,云量少B.风速较小,相对温暖
C.积雪薄,多牧草D.坡度较缓,更加向阳

3 . 2019年国庆节期间热播电影《攀登者》展示了登山健儿为国登顶寸土不让的持神,从中我们也可以学到一些的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基本知识。每年的五月是最适合登山的窗口期,适合的登顶线路有两条,一是从南坡尼泊尔一侧登顶,二是从北坡西藏一侧登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坡线路严格限制攀登珠峰人员的资质,主要目的是
A.便于机构替理B.确保人员安全
C.缩短登顶时间D.保护珠峰环境
2.从南坡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海拔约1400米)攀登珠峰的登山客不可能看到的自然带是
A.常绿硬叶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
C.高山针叶林带D.高山灌木林带
3.每年五月左右最适宜攀登珠峰,主要因为此时
A.太阳高度大,气温较高B.季风转向期,风雪较少
C.白昼时段长,用时充足D.冰雪消融多,线路安全
2019-12-04更新 | 36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化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4 . 矮曲林是山地森林上限附近由矮化、扭曲及变行的树木组成的林地或丛林。山地的气候林线是指高山地区受低温(月平均最高气温在7℃以下)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下图为“我国部分山地的气候林线及矮曲林分布高度”。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地理事物分布特怔的表述,正确的是
A.影响气候林线分布高度的主要因素是水热条件
B.气候林线高度和矮曲林分布下限高度呈正相关
C.与临海相比,内陆山地矮曲林分布高差较小
D.随纬度降低,山地气候林线高度逐渐升高
2.图中山地实际林线远低于气候林线,原因为
A.山麓风力较大B.山地海拔不够
C.山谷湿度较大D.山顶土层贫瘠
2019-09-24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扬州高邮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5 . 祁连山中部黑河上游山地的森林土壤在冻融期水热状况会发生极大变化。为了解不同海拔、不同深度土壤的冻融差异,某研究团队选取了流域内低海拔(2748m)、中海拔(3071m)、高海拔(3250m)三处样本,以10月1日作为距冻结参考日、4月1日为距融化参考日(天数越大即冻结或融化时间距参考日越晚)。图示意研究区域不同深度土壤的冻融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研究区域的自然带为(     
A.落叶林带B.针叶林带C.高山灌丛带D.高山草甸带
2.关于研究区域的止壤冻融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同一海拔地区,土壤始冻时间随深度增加而提前
B.同一海拔地区,土壤始融时间随深度增加而提前
C.低海拔地区最晚冻结,最早融化,冻结时长最短
D.高海拔地区最早冻结,最晚融化,冻结时长最长
3.关于中、高海拔地区表层土壤性质的差异,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高海拔积雪出现时间更早,土壤冻结滞后B.中海拔森林郁闭度更低,土壤热量更低
C.高海拔土壤孔隙度更小,保温能力更强D.中海拔受人为干扰更强,土壤温度更低

6 . 林线是高山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依图可知,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相差(     
A.800米B.800~1000米
C.1000~1200米D.1200~1600米
2.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最合理的解释是(     
A.地处低纬的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
B.地处东南季风迎风坡地带,年降水量大
C.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
D.来自东部的暖湿气流在宽谷地带成云致雨
3.多条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变化,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与盛行风向B.降水与土壤类型
C.地势与山脉走向D.气温与纬度位置
2024-01-2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如图为“各地赏枫最佳时间”和“10月下旬统计的通过网络关注赏枫景区指数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各地开始赏枫时间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①、④、⑤三地渐晚,地形
B.④地早于⑥地,海陆位置
C.②、③、④三地渐晚,地势
D.南方各地晚于北方,纬度位置
2.北京香山网络关注指数高于其他景区,主要因为
A.市场距离近B.近经济发达区C.知名度最高D.树种最丰富

8 . 2017《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塞罕坝林场(图)建设者们的事迹感人至深,50多年来他们在“黄沙遮日天,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沙、草、林相伴而生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0多年前,塞罕坝没有人工林,只在阴坡上长着些不成片的白杨、云杉和山杨,阳坡和平坦地上几乎一片荒凉。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阳坡和平地降水相对较少B.阳坡和平地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阴坡蒸发小,土壤水分条件好D.阳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2.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灌木D.针叶林
2021-09-29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下图是青海省西宁地区分布图。该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地形C.夏季风D.人类活动
2.歌谣中的地理现象与对应的正确解释是(     
A.“古城气候总无常”——受高原高寒、干燥气流影响,太阳辐射强
B.“一日须携四季装”——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不明显
C.“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
D.“日愁暴雨夜愁霜”——白天升温快,易成对流雨;夜晚降温快,易凝结成霜
2019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秦岭是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和气候、生态分水岭,山脉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太白山是秦岭主峰和最高峰,对南北气流阻隔作用较强,使得南北温度差异大,且南北坡温度随海拔变化的规律性不同。下图为该山南坡、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气温直减率)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大陆典型的气温垂直递减率同太白山北坡气温直减率的季节变化表现为一致性,中国大陆典型的气温垂直递减率一天内最小值出现在
A.0:00B.6:00C.12:00D.18:00
2.太白山南坡夏季气温垂直递减率低于北坡,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①北坡气流下沉产生焚风效应   
②南坡云量的保温作用强
③北坡受冷空气影响大   
④南坡是夏季风迎风坡,空气易达到过饱和状态,凝结放热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寒潮时,若太白山南坡的气温递减率为0.6℃/100米,则山北侧的气温递减率是
A.0℃/100米B.0.17℃/100米C.0.6℃/100米D.1.2℃/100米
2019-01-24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1月6日 《每日一题》高考二轮复习-每周一测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