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珠穆朗玛峰等地,海拔高差巨大,生境复杂多变,土地覆被类型多样,植被垂直带谱完整,但南北坡差异明显。下图示意近年来喜马拉雅山中段山地南北坡土地覆被类型垂直分布。



(1)据图概括喜马拉雅山中段山地南北坡土地覆被类型分布的异同。
(2)近年来喜马拉雅山中段山地出现高海拔区裸地分布范围向上和向下同时扩展、南坡低海拔区森林分布范围减小的现象,分析其各自的成因。
(3)简述减缓喜马拉雅山中段山地高海拔区裸地扩张及南坡低海拔区森林减少的合理措施。

2 .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是著名的旅游景区,在游客步行上山的游览路径两侧,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历山舜王坪草甸(海拔2100〜2358m)进行野外地理实践活动,分别在距离游览路径两侧0m、4m、8m、12m处设置样带,调查物种丰富度(植物种类的数量)、物种均匀度(不同种类植物的数量差异)的变化。物种均匀度与优势物种关系密切。读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影响舜王坪草甸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坡面朝向B.海拔C.人类活动D.地势起伏
2.据图判断优势物种最不明显的地区位于游览路径两侧(     
A.Om处B.4m处C.8m处D.12m处
3.舜王坪草甸物种均匀度呈现单峰规律。对该分布规律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0m处人类干扰最大,植物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劣
B.4m处人类干扰较大,少数耐性较强植物优势较大
C.0.8田处人类干扰较小,植物种类较多
D.12m处人类干扰最小,少数植物通过竞争获得优势
2020-12-14更新 | 161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郑州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3 . 读“我国沿27°N局部地区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当地垂直植被带谱分布规律判断,甲处植被应为
A.落叶阔叶林B.热带雨林C.高山灌丛草甸D.常绿松林
2.玉龙山的山麓植被是在干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当地这种气候的成因是
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Ⅱ.冬季风背风坡,下沉增温 Ⅲ.西南季风越过山顶,下沉增温 Ⅳ.河谷地形,地形闭塞
A.Ⅰ、ⅡB.Ⅲ、ⅣC.Ⅰ、ⅢD.Ⅱ、Ⅳ
4 . 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丙地区自然带的名称,简述其成因。
(2)简述南美洲西海岸,从甲处到丁处自然带分布的特征,说明及其形成的因素。
(3)在甲、丁两处东侧山地,海拔相似,但垂直自然带分布差异显著,说明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甲、戊两处纬度位置相近,但自然带不同,这是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
2019-10-31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5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
2.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不断增长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6 . 在一定高度的山体,会由下而上出现随等高线延伸的不同带状自然地理环境,称为垂直自然带,从谷底到山顶常见为乔木一灌木一草甸。研究发现横断山区金沙江河谷(28°15'N)出现植被逆向分布状况。


下图为横断山区局部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山体自然带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①光照②热量③水分④土壤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根据材料推测,金沙江河谷底部的植被类型可能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干旱灌丛D.亚热带干旱灌丛
3.金沙江河谷植被逆向分布的主要成因不包括
A.气流下沉增温B.山谷蒸发旺盛
C.地壳运动剧烈D.山体相对高度大
2010·江苏镇江·一模
名校

7 . 高黎贡山脉两侧自然景观差异显著。图1为高黎贡山脉南段两侧部分区域略图,本区域山地冰川的雪线海拔高度在4800m左右,右图为左图中密支那和保山的气候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密支那的自然带类型与主要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海拔高度低;②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③深受西南季风的影响;④地处山地迎风坡
A.热带季雨林带,①③④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②③④
C.热带季雨林带,①②③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①②④
2.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从怒江河谷Q点向西北方向攀登左图中高黎贡山,考察其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他们自Q点到山顶依次看到的自然景观排列正确的是
①常绿阔叶林;②针阔叶混交林;③干暖灌丛;④针叶林;⑤高山草甸;⑥高山冰雪
A.①②④⑥B.①④⑤⑥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西藏昌都,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流过的峡谷,大多干旱少雨,一条条河谷,就像在湿润的横断山区中镶嵌的“干旱带”,景色与横断山区的湿润地区大相径庭,它们被称作“干热河谷”。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图中主要河段的水文特征
A.含沙量大B.流速快C.流量大D.结冰期长
2.根据材料,推测干热河谷谷底生长的植被可能有
①高山草甸②仙人掌③稀树灌丛④常绿栎林⑤松栎混交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3.推测“干热河谷”的成因可能是
A.气候异常B.植被破坏C.热岛效应D.焚风效应
2018-06-12更新 | 229次组卷 | 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9 . 读热量、水分、海拔变化对自然带的影响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各自然带在图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o→a热量越来越少             
②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③o→c海拔高度越来越低       
④o→d所处纬度越来越高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2.下列自然带的分布与其成因的组合,错误的是
A.欧洲西部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延伸广——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B.美洲西海岸各自然带沿海岸呈狭长延伸——地形
C.南半球缺乏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热量变化
D.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带——海拔高度变化

10 . 玛纳斯河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古气候变化是引起该流域植被演变的主要原因。下图示意距今4800年来玛纳斯河流域植被垂直带的推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植被类型Ⅱ、Ⅲ分别是(     
A.高山草甸,高山针叶林B.高寒荒漠,高山针叶林
C.高寒荒漠,针阔混交林D.荒漠草原,高山草原
2.玛纳斯河流域植被垂直带的推移,反映的气候变化过程是(     
A.冷湿—暖干—冷湿B.暖干—冷湿—暖干
C.暖湿—冷干—暖湿D.冷干—暖湿—冷干
2024-06-03更新 | 35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