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福建武夷山(主峰最高处海拔2158米)气候温暖,降水丰富,垂直高差大,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垂直植被带,不同植被的土壤活性有机碳不同。其中的亚高山矮林,生长低矮,树干弯曲,多分枝,附生苔藓植物多。下图示意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季节变化。



(1)与常绿阔叶林相比,亚高山矮林的垂直结构更____(填“简单”或“丰富”)。
(2)试从海拔和季节两个角度,描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3)推测亚高山矮林所处的环境特征。
(4)武夷山所在区域的自然土壤为____,该土壤中有机质含量____(多/少),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____
2023-03-2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检测地理试题

2 . 下图是我国某山地东、西坡土壤垂直带谱图。漂灰土是我国寒温带湿润地区针叶林条件下形成的,暗棕壤是在针阔混交林下发育形成的。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的发育深受气候影响,该山地3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土壤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西坡比东坡(     
A.降水较少,气温较高B.降水较少,气温较低
C.降水较多,气温较高D.降水较多,气温较低
2.东坡从山地暗棕壤向上变化为亚高山漂灰土,这种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1-12-08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

3 . 草甸是在适中的水分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体的植被类型,草原则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下图为天山中段巴音布克高山草地有机谈含量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高山草原和草甸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的深度段是(     
A.0~20cmB.20~40cmC.40~60cmD.60~80cm
2.巴音布鲁克高山草甸土壤有机碳含量比高山草原高的原因可能是(     
①地势平坦,养分不易流夫②环境较湿润,提供生物量大
③海拔更高,微生物分解慢④母质颗粒细,有机物含量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0-10-21更新 | 308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三9月教学测试地理试题

4 . 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海拔高度。下图是甲( 24.5°N,113.1°E),乙(24.6°N,112.9°E)、丙(24.9°N,113.2°E)三地林线随坡向的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以推测出
A.南坡林线甲地高于乙地
B.纬度低的阳坡林线较高
C.甲地北坡林线高于三地平均值
D.经度数值较小的阴坡林线最高
2.乙山处在某山脉的南麓,与其他两山地相比,该山阴坡林线较高的原因最可能是
A.冷空气影响较弱B.纬度最低,气温较高
C.坡度小,土层厚D.冬季风带来丰富降水

5 . 图为长白山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随着海拔的变化,长白山植被的变化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长白山苔原带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较慢的原因有(     
①光照弱②温度低③水分高④积雪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1-0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鲁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6 . 峡谷地形会影响植物生长的水热因素。一般来说,山坡土层较薄、受阳光照射时间长,通常是灌丛、稀树草原等低矮的旱生植物生长的环境,反之则有利于高大乔木生长。从山谷到山顶,依次分布着乔木一灌木一草甸,这是常见的垂直地带性,但在横断山区出现了植被逆向分布,随海拔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谷底生长着低伏灌丛,山坡、山脊上生长高大乔木。在横断山区,寒温带暗针叶林带分布最广、带幅最宽、生物生产量最高,是地区代表性植被。这些地带性类型没成功霸占横断山谷底,被挤到半山腰,这种现象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指出此区域地带性基带(     
A.常绿阔叶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C.寒温带暗针叶林带D.农田植被
2.金沙江两岸分布的干旱小叶灌丛符合哪个地域分异基本规律(     
A.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2-02-2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慈溪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非洲乞力马扎罗山部分自然带俯视图,某登山队沿图中虚线进行登山活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B.高山荒漠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沿登山线路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019-02-09更新 | 384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自然带分别最可能为(     
A.山地荒漠带、落叶阔叶林带B.高山灌丛带、落叶阔叶林带
C.高山灌丛带、山地针阔混交林带D.高山草甸带、山地针阔混交林带
2.下列关于该山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东坡、南坡比西坡、北坡自然带谱丰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相对高度②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较东坡高而窄是因为西坡较为湿润③该山脉位于我国南方地区④该山脉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4-15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试题

9 .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植被分布复杂,物种丰富。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地植被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山地山麓地带植被的特点是(     
A.根深叶茂,冬季落叶B.植株高大,植物繁多
C.林内密闭,光线昏暗D.杂草丛生,结构复杂
2.该山地植被类型随海拔更替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
2024-01-2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10 . 观测显示,山体内部气温(T1 )远高于山体外部相同海拔自由大气的温度(T2 )。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 T1与T2差异的直接原因是,山体内部近地面大气
A.吸收的太阳辐射多B.吸收的地面辐射多
C.大气逆辐射强D.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2.若图中所示现象出现在横断山区,会导致该山体内部比外围地区
A.降水更多B.植被更茂密
C.自然带垂直带谱更完整D.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更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