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1 道试题
1 . 藤本植物是一种自身不能构成群落,必须依附它物而生的植物,其生存环境具有湿热特性,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分别沿着四条线路从山麓到山顶调查上、中、下三个坡位的藤本植物特征(左图),该山植被群落的高度由山麓到山顶递减,东坡面下坡位靠近人类生活区,且多断层出露泉眼和溪流,调查结果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这四条考察路线,行进难度最小的是
A.L1B.L2C.L3D.L4
2.对造成该山不同坡向、坡位藤本植物株数差异的原因,描述正确的组合是
①低山丘陵区红壤水流冲刷严重,土壤和养分易积累在坡脚
②东坡面下坡位靠近人类生活区,温度较高
③东坡下坡位多断层出露泉眼和溪流,土壤水热组合条件较好
④东坡为阳坡,西坡为阴坡
⑤西坡上坡位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小
⑥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⑥C.①③④⑤D.②④⑤⑥
3.该山东坡面上坡位藤本植物的盖度(植物的盖度表示植物群落总体或各个体的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样方面积之比的百分数)远大于中、下坡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温度B.风力C.光照D.土壤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西北地区哈萨克游牧民族的牧民们从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到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不同海拔上的高山和高山森林草甸、低山丘陵和山前地带、平原河谷和荒漠地区,相应地变换着牧场。

材料二 下图为阿勒泰地区牧民转场路线示意图。


材料三 高原、山地的夏菜是利用西北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在高海拔地区生产的优质蔬菜。


(1)分别叙述阿勒泰地区四季牧场的分布特征。
(2)试分析哈萨克牧民转场的原因。
(3)你认为西北高海拔地区能否大规模生产优质夏菜?试说明理由。
2018-02-14更新 | 22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届高三 地理 二轮复习 专题达标检测(五) 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高山积雪是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研究高山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规律,对区域水资源规划、融雪型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积雪覆盖变化率是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面积的变化情况,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在高寒地带,积雪发生升华对积雪覆盖的减少有重要作用,同时风力作用也会改变这些区域积雪的分布状况。

材料二 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地区某高山冬夏两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


(1)简述该山夏季不同海拔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特点,并简析原因。
(2)该山冬季,高海拔地带(海拔3800m以上)积雪覆盖面积呈下降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3)冰川泥石流是高山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说出冰川泥石流多发的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2018-03-16更新 | 375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15 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课时作业)-2019版高考二轮优化探究地理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苔原主要分布在环北冰洋的大陆沿岸及岛屿上,而距离北冰洋遥远的长白山之巅也拥有这类极地植被,实属珍稀,长白山也因此被称为“北极的飞地”。长白山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森林植被景观,7月份,在海拔2 100米的无林地带上,花瓣洁白的宽叶仙女木、有着蓝色蝶形花朵的高山棘豆和低矮的苞叶杜鹃竞相开放(如右图),大地宛若色泽明艳的花毯,山地苔原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空中花园。左图示意“长白山苔原带分布位置”。



(1)简析长白山之巅有利于山地苔原带形成的自然条件。
(2)推测长白山之巅苔原带植被的主要特征。
(3)分析长白山能够保存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植被景观的原因。
5 . 图1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2示意天山某地南坡与北坡垂直地域分异状况。完成下题。

比较天山南坡与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017-07-06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版(2017年10月)浙江选考地理《考前特训》特训四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6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地区气候资料图,山地M一侧的山坡为西侧。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增湿的作用B.7月M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M地区的农业以牧业为主,种植业不发达D.1月M地区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
2.M一侧同一自然带的高度比另一侧高,原因最有可能是(       
A.M侧是阳坡,热量条件好B.M侧是阴坡,热量相对较低
C.M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D.M侧是迎风坡,降水丰富
3.图中非地带性沙漠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B.地形C.海陆分布D.降水
2018-01-30更新 | 101次组卷 | 4卷引用:2018年高考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地理 专题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气候条件是控制某一类植被类型形成以及分布的主要因素,水热条件的时空变化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黑河流域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南以祁连山为界,南北横跨数百千米,在黑河上游野牛沟流域高海拔地区发育了典型的高寒草甸植被。下图示意野牛沟流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生物量随海拔的变化。



(1)说明5月份野牛沟流域不同海拔生物量较为接近的原因。
(2)从水热条件分析野牛沟高寒草甸生物量随海拔变化的规律。
(3)判断野牛沟气温和降水峰值出现的月份,并说明判断依据。
(4)分析气候变暖对野牛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生产力的影响。

8 . 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新疆,天山被称为垂直的牧场。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生活在新疆广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

材料二 天山自然带示意图(图甲)和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图乙)。

(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
(2)天山天然草场资源地广、质优、种类多,试分析其原因。
(3)简述天山牧民放牧转场的大致过程,并简单评价转场放牧的好处。
9 . 下图为“我国天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所示山地自然带分布特点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坡云杉林带缺失——坡度大
B.乙坡自然带海拔低——热量充足
C.丙坡自然带数目少——高差小
D.丁坡积雪冰川带下界低——降雪少
2.天山是新疆的主要牧区。天山山脉草场垂直分布,四季轮回。下列关于天山乙坡“山腰山麓轮牧”对应的时间和地区正确的是(       
A.夏季在1处,冬季在3处放牧
B.夏季在3处,冬季在4处放牧
C.夏季在4处,冬季在3处放牧
D.夏季在3处,冬季在1处放牧
2016-11-27更新 | 144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09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多练(全国通用)
10 . 下图示意新疆部分地区环境及景观。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地形轮廓 自然带和季节性牧场图。
材料二: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

(1)①(基带)是什么自然带?请分析它的形成原因。
(2)在甲山峰高寒荒漠带平坦的山坡处,常出现由大小不一碎石组成的高山流石滩,请运用外力作用的原理推测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3)转场游牧的过程历经艰辛,要面临许多“挑战”,请根据材料说明转场面临的主要困难。
2017-03-01更新 | 488次组卷 | 5卷引用:地理热点278 高山流石滩-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