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1 . 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上限,影响因子多,且存在显著的尺度变化和空间分异.山体基面高度是指山系不同部分所在的起始海拔高度。山顶效应是指由于山体隆起,对山顶本身及其周围环境造成的气候效应,图为我国四座山脉落叶阔叶林林线的主要影响因子及林线高度.完成下面小题.

1.四山脉中,山体基面高度对落叶阔叶林林线高度的影响力最显著的是(     
A.长白山B.太行山C.秦岭D.雪峰山
2.相较于秦岭,雪峰山的落叶阔叶林林线高度低主要是因为(     
A.1月均温B.年降水量C.山顶海拔D.山脉走向
3.对我国东部季风区林线高度最具影响力的是(     
A.气候因素B.坡度坡向C.土壤肥力D.山地高度
2024-04-20更新 | 483次组卷 | 6卷引用:押江苏卷第5~7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2 . 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自然带垂直地带性分布显著,但在局部河谷地带,由于受某些自然因素影响,植被分布出现了非地带性分布现象。下图示意澜沧江(26.9°N)两岸植被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澜沧江河谷植被非地带性分布的原因是(     
A.山顶有冰川,水分条件好B.山高谷深,焚风效应显著,谷底干旱
C.受西南季风影响,热量充足D.河谷地带,晚上上升流明显,夜雨多
2.图中①②自然带分别是(     
A.冰雪带灌丛草甸带B.荒漠带苔原带
C.冰雪带针阔混交林带D.灌木林带冰雪带
2022-08-07更新 | 402次组卷 | 4卷引用:9.3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微考点训练(全国通用)

3 . 气温垂直梯度是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的度数。研究人员在福建武夷山主峰黄岗山地区开展气温垂直梯度相关研究。下图示意研究区域及附近地形剖面,下表为该区域晴天条件下不同时刻不同坡向的气温垂直梯度数据(℃/100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刻
坡向
01时07时13时19时平均
南坡-0.667-0.6460.6550.006-0.163
北坡-0.477-0.2650.868-0.332-0.052
1.逆温是气温随高度增加反而升高的现象。根据材料分析下列关于该地区不同坡向出现逆温现象的推断正确的是(     
A.01时至07时南北坡同时出现逆温B.13时南北坡同时出现逆温
C.19时南坡由于地形与河流出现逆温D.南坡比北坡更容易发生逆温
2.对比北坡,该地区南坡冬季气温垂直梯度大的原因是(     
A.受河流影响湿度较大B.受冷空气影响较小C.受山谷风影响较大D.受太阳辐射影响大

4 . 山体效应是指由于山体隆起,对山体本身及其周围环境造成的气候效应。下图为38°N科罗拉多落基山脉山体内外最热月气温10℃等温面分布高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示结果的直接原因是山体内部近地面大气(     
A.吸收太阳辐射多B.吸收地面辐射多C.大气逆辐射强D.吸收太阳辐射少
2.落基山脉由于山体效应,使得(     
A.山麓自然带向北延伸B.山体内部的垂直带谱更完整
C.山麓自然带向南延伸D.山体内部的自然带向高处抬升
2023-02-05更新 | 384次组卷 | 2卷引用:07讲 大气组成和大气垂直分层与大气受热过程(专题训练)-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5 . 2020年10月15日,第一届林芝彩林节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景区开幕。林芝县生物多样性极高,彩林大部分分布在色季拉山一带,由于不同的植被颜色不同,从而造就了彩林风光。下图示意中国生物量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林芝县成为西藏自治区森林覆盖率较高地区的原因是(     
A.受夏季风的影响大,水热条件好B.海拔高,地势起伏大
C.纬度位置较低,气温较高D.雅鲁藏布江沿岸,水源充足
2.林芝县彩林景观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纬度低,热量丰富B.地势起伏大,水热组合差异大
C.夏季风的迎风坡,水分条件好D.地热能丰富,热量条件好
2021-09-10更新 | 1142次组卷 | 11卷引用: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04期)--洛扎雄曲:切开喜马拉雅山去不丹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6 . 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太行山区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一洼地集合体。下图示意两山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     
A.垂直分布高差大B.总分布面积占比小C.各海拔梯度均有分布D.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低
2.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由于该山区(     
A.山体陡峭B.水分充足C.土壤肥沃D.热量充足
2021-07-29更新 | 42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高考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7 . 湿润地区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在植被带及其排列顺序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但受局地因子支配,山地植被带也会存在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情况。如图示意我国东部热带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谱是(       
A.I-II-IIIB.I-II-IVC.II-IV-VD.IV-V-VI
2.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的形成主要由于(       
①风速大          ②坡度大          ③土层薄          ④蒸发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8-23更新 | 6186次组卷 | 24卷引用:专题1.4 从人地关系看自然环境(分层练习)-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
8 . 林线是高山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下图示意为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据此并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依图可知,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高度相差( )
A.800米及以下B.800-1 000米
C.1 000-1 200米D.1 200米及以上
2.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地处低纬的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
B.地处山地迎风坡地带,年降水量大
C.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
D.来自西部的暖湿气流在宽谷地带多云雨
3.多条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折向变化,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
A.河流与盛行风向B.降水与土壤类型
C.地势与山脉走向D.气温与纬度位置

9 . 山体效应是指由于山体隆起,对山体本身及其周围环境造成的气候效应。由于山体中央太阳辐射被吸收并转换成长波热能,其温度远高于山体外相同海拔处自由大气的温度,即增温效应。某研究团队沿着大致相同的纬度,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到高原内部选取了四个样点,收集了7月份的气温、林线、垂直带谱等相关数据,研究了青藏高原的增温效应及其影响。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山体增温效应最明显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受青藏高原增温效应的影响,从高原东部边缘到高原内部(     
①山地草甸带分布高度上升②雪线降低
③垂直带基带上限降低④林线上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02-06更新 | 282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热点122 山体效应-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2020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横断山区分布着多条干热河谷,由于大气环流和局地环流的影响形成了“倒置的垂直地带性”景观。芒果是一种热带水果,金沙江畔的阿署达村利用干热河谷的特点,大力发展芒果种植。下图示意金沙江(26°N)某地两岸植被的垂直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干热河谷中“倒置的垂直地带性”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受山谷风环流的影响            ②受干热的东南风影响
③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        ④山地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0-02-09更新 | 564次组卷 | 2卷引用:微专题1.2.2 地形的影响-巅峰冲刺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项提升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