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多肉植物风靡全国,“纳马夸兰”是多肉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它西濒大西洋,1000多种形态各异的野生多肉广布于这块狭长的土地上,占全球多肉植物种类的10%,且大部分是独一无二的。某多肉爱好者来到该地区,发现其东西向植物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下图为“纳马夸兰”地理位置和某多肉植物示意图。



(1)推测图示沿海地区多雾的季节,并阐释其形成过程。
(2)说明地形对纳马夸兰东西向多肉植物生长环境差异的影响。
(3)推测赤道逆流增强的年份,图示海域鱼产量与正常年份相比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高山积雪是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研究高山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规律,对区域水资源规划、融雪型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积雪覆盖变化率是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面积的变化情况,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在高寒地带,积雪发生升华对积雪覆盖的减少有重要作用,同时风力作用也会改变这些区域积雪的分布状况。

材料二 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地区某高山冬夏两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


(1)简述该山夏季不同海拔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特点,并简析原因。
(2)该山冬季,高海拔地带(海拔3800m以上)积雪覆盖面积呈下降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3)冰川泥石流是高山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说出冰川泥石流多发的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2018-03-16更新 | 375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18年3月高三联合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山短尾猴栖息地依赖于植物的物候期,其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差异。近年来人臭开垦种植茶园、竹林及人工投食现象,对短尾猴的栖息地与黄山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图6示意黄山短尾猴各季节栖息地的海拔范围与林带的关系(图中1、2、3.4代表四个季节黄山短尾猴活动海拔范围)。

(1)判断图中1所代表的季节,并描述该季节黄山短尾猴栖息地活动范围的特点。
(2)分析季节4 黄山短尾猴栖息地范围最广的原因。
(3)分析黄山短尾猴未在马尾松林范围内活动的原因。
(4)简述人类活动对黄山短尾猴带来的不利影响。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苔原主要分布在环北冰洋的大陆沿岸及岛屿上,而距离北冰洋遥远的长白山之巅也拥有这类极地植被,实属珍稀,长白山也因此被称为“北极的飞地”。长白山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森林植被景观,7月份,在海拔2 100米的无林地带上,花瓣洁白的宽叶仙女木、有着蓝色蝶形花朵的高山棘豆和低矮的苞叶杜鹃竞相开放(如右图),大地宛若色泽明艳的花毯,山地苔原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空中花园。左图示意“长白山苔原带分布位置”。



(1)简析长白山之巅有利于山地苔原带形成的自然条件。
(2)推测长白山之巅苔原带植被的主要特征。
(3)分析长白山能够保存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植被景观的原因。
5 . 阅读有关青藏高原地区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

材料二 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图

注:干物质是指有机质在60℃~90℃的恒温下,充分干燥,余下的有机物的重量,是衡量植物有机物积累、营养成分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
(1)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种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
(2)据图判断该地城市和旱作耕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是_____,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
(3)由材料二可知,4~6月平原地区(山东禹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多于高原,其原因是_____;而最终高原小麦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其原因是_______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气候条件是控制某一类植被类型形成以及分布的主要因素,水热条件的时空变化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黑河流域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南以祁连山为界,南北横跨数百千米,在黑河上游野牛沟流域高海拔地区发育了典型的高寒草甸植被。下图示意野牛沟流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生物量随海拔的变化。



(1)说明5月份野牛沟流域不同海拔生物量较为接近的原因。
(2)从水热条件分析野牛沟高寒草甸生物量随海拔变化的规律。
(3)判断野牛沟气温和降水峰值出现的月份,并说明判断依据。
(4)分析气候变暖对野牛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生产力的影响。
13-14高三上·浙江嘉兴·阶段练习
名校
7 . 下图为东祁连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处的植被是
A.温带荒漠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下列关于高山冰雪下界在东北与西南坡分布的高低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坡高于东北坡;西南坡气温低、降水多
B.西南坡高于东北坡;西南坡气温高、降水少
C.东北坡高于西南坡;东北坡气温高、降水
D.东北坡高于西南坡;东北坡气温低、降水少
2017-07-28更新 | 24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5月质量检测(最后一模)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我国某山脉主峰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分布及退缩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关于该山峰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可能是南北走向B.可能是东西走向
C.可能是天山D.可能是横断山脉
2.不同坡向冰川面积描述正确的是
A.北坡多地形雨是冰川面积大主要原因
B.南坡气温高是冰川面积小的最主要原因
C.造成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降水减少
D.造成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
2017-03-10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江苏省(中华中学、溧水高级中学)等六校高三2月联考地理试卷
9 . 下图示意新疆部分地区环境及景观。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地形轮廓 自然带和季节性牧场图。
材料二: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

(1)①(基带)是什么自然带?请分析它的形成原因。
(2)在甲山峰高寒荒漠带平坦的山坡处,常出现由大小不一碎石组成的高山流石滩,请运用外力作用的原理推测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3)转场游牧的过程历经艰辛,要面临许多“挑战”,请根据材料说明转场面临的主要困难。
2017-03-01更新 | 48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宁津一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10 . 读我国秦岭南北两坡自然带垂直分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秦岭南坡与北坡植被长势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秦岭及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显著,试说明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