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1 . 湿润地区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在植被带及其排列顺序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但受局地因子支配,山地植被带也会存在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情况。如图示意我国东部热带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谱是(       
A.I-II-IIIB.I-II-IVC.II-IV-VD.IV-V-VI
2.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的形成主要由于(       
①风速大          ②坡度大          ③土层薄          ④蒸发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8-23更新 | 6182次组卷 | 24卷引用:第15-16题: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备战2023年1月浙江选考地理真题面对面押题精讲练

2 . 2020年10月15日,第一届林芝彩林节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景区开幕。林芝县生物多样性极高,彩林大部分分布在色季拉山一带,由于不同的植被颜色不同,从而造就了彩林风光。下图示意中国生物量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林芝县成为西藏自治区森林覆盖率较高地区的原因是(     
A.受夏季风的影响大,水热条件好B.海拔高,地势起伏大
C.纬度位置较低,气温较高D.雅鲁藏布江沿岸,水源充足
2.林芝县彩林景观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纬度低,热量丰富B.地势起伏大,水热组合差异大
C.夏季风的迎风坡,水分条件好D.地热能丰富,热量条件好
2021-09-10更新 | 1142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1届山东省百师联盟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地理试题

3 . 阿尔泰山位于新疆北部,其西南坡的植被垂直带谱结构明显(下图所示),由于山体较大,受水汽输入的影响,阿尔泰山从西向东同一自然带分布范围有明显的差异。藜科草本植物喜干旱环境且对水分条件反应敏感,广泛分布于除冰川带之外的不同海拔,其占植物群落的百分比随海拔而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阿尔泰山西段相比,阿尔泰山东段荒漠带分布范围的变化是(     
A.仅上部界线上升B.仅下部界线上升C.上下界线均上升D.上下界线均下降
2.在阿尔泰山西段的植物群落中,藜科草本植物占比随海拔升高的变化规律是(     
A.不断递增B.不断递减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
2022-04-3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河南省许昌市、济源市、平顶山市高考三模文综地理试题

4 . 林线是指在高纬度地区或高山地区,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在亚热带部分山区,森林分布低于气候林线下方,被称为"假林线"。广东石门台(最高峰海拔为1586.8m)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向粤北山区的过渡区域。下图示意2011年和2015年石门台"假林线"在不同坡向上的高程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石门台"假林线"附近地区森林(     
A.树干高大粗壮B.树形多分枝和弯曲
C.垂直分异明显D.叶面宽阔且有蜡质
2.2011年和2015年北坡"假林线"海拔均高于南坡,其主要是因为北坡(     
A.土壤水分蒸发慢B.气温变化大
C.山间云雾天气多D.太阳辐射强
3.石门台山顶形成"假林线"景观,最可能是由于(     
A.土壤肥沃B.受人类活动干扰C.气候寒冷干燥D.坡度较缓
5 . 下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和甲山的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①、②、③自然带的差异主要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分异因素是____________。
(2) 由于________和________因素的影响,左图中的乙形成了________(填自然带),这属于地理环境地域分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3) 图中反映的是自然带的________分异规律,其中d代表的植被类型与左图中自然带________(填数字)的植被类型相同。
(4) 图中山地北坡雪线高于南坡,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丹霞地貌典型特征是陡崖广泛发育,许多山峰四面陡崖,山顶平坦狭小,崖底则是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由于相对高度小,山体植被垂直分异呈现出非地带性特征。下图示意湖南崀山丹霞地貌植被。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山顶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B.降水C.热量D.坡度
2.图中沟谷雨林区域热量异常充足,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B.海拔低C.地形封闭D.陡崖反射阳光
2019-08-30更新 | 32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19届高三第十次统练地理试题
7 . 位于南美洲北部的厄瓜多尔有“赤道之国”“香蕉之国”之称。

材料一: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以北约27千米的小镇上,矗立着一座赤道纪念碑。

材料二:厄瓜多尔农业曾因厄尔尼诺现象遭遇重创。以香蕉产业为例,降水增多,会加大香蕉植株感染黑条叶斑病菌的风险,香蕉树长时间遭水淹会影响香蕉品质,此外暴雨还可能造成洪涝、滑坡,切断交通,影响香蕉出口。


(1)在厄瓜多尔的赤道纪念碑前,迎接北半球冬至日的第一缕阳光,此时大约是当地地方时多少左右(     )(单选)
A.4时B.6时C.8时D.10时
(2)下图为赤道纪念碑俯瞰示意图,在图中绘制北半球冬至日正午时分的碑影(碑影用线段表示)。

(3)新罗卡堡周边地区植被的典型特征有(     )(不定项选择)
A.森林呈明显季相变化B.森林结构层次复杂
C.树种繁多D.叶片表面有蜡层、茸毛
(4)翻越钦博拉索峰,沿途可见从热带植被到永久冰川的景观变化,这体现了怎样的地域分异规律,试分析成因。
(5)厄尔尼诺现象为赤道附近太平洋____(单选:A.东部B.西部)表层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升高的现象。当厄尔尼诺发生时,沃克环流的强度____(单选:A.变强B.变弱),厄瓜多尔地区易发生暴雨洪涝,影响种植业。此外,厄瓜多尔沿海地区因上升海水____(单选:A.减少B.增多),导致渔业减产。
(6)为了减轻厄尔尼诺的危害,请给当地香蕉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2024-01-11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上学期一模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读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植物地上部分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同一农业耕作区内同一作物植被覆盖度不同,最可能是
A.种植作物不同B.地形坡度不同
C.气候条件不同D.土壤种类不同
2.根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表示林地,N表示耕地
B.M生态区植被覆盖度说明华北地区为一年两熟区
C.M变化是因该地河流有明显的春汛和夏讯
D.M覆盖度6月份出现低谷与作物轮作有关
3.N植被覆盖度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是因为
N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
后期由于人的乱砍滥伐,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
8月份,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9 . 青藏高原分布有两种类型的冰川,青藏高原东南部主要分布海洋性冰川,其前端可以伸入森林。青藏高原内陆主要分布大陆性冰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雪线是山地常年积雪带的下界,雪线的高低受气温、降水量和地貌条件等影响。青藏高原两类冰川雪线高低及其成因是(     
A.海洋性冰川雪线低,气温高B.大陆性冰川雪线低,气温低
C.海洋性冰川雪线高,降水多D.大陆性冰川雪线高,降水少
2.“前端可以伸入森林”中的森林是(     
A.常绿硬叶林B.针叶林C.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
2021-12-18更新 | 353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普查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10 . 林线是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度大B.纬度低,气温高
C.来自印度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D.高原地形阻挡来自北部的寒冷气流
2.多条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折向变化,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与盛行风向B.降水与土壤类型
C.地势与山脉走向D.气温与纬度位置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