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7 道试题

1 . 某校学生开展山地自然保护区植被垂直分布调查,学生绘制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自然保护区最可能位于(     
A.新B.皖C.辽D.桂
2.该自然保护区(     
A.针叶林仅分布在1050米以上B.山顶有终年积雪
C.水分是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D.降水季节变化大
2024-03-02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第一次统练)

2 . 某山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植被景观(下图示意)。研究发现该小地图坡森林界线向上至2550米,夏季表层土壤月均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两处的自然带可能为(     
A.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B.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
C.针阔混交林带、高山灌丛带D.针阔混交林带、积雪冰川带
2.该山地西坡林线以上,夏季高海拔地区表层土壤月均温较低海拔地区高,其原因主要是(     
A.植被覆盖率较低B.消费耐度更高C.冰雪覆盖率较高D.大气保温作用强
3.该山可能为(     
A.秦岭B.天山C.武夷山D.长白山
2024-03-0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地理试题

3 . 某流域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流域内最高海拔2304米,最低海拔539米,流域面积270平方千米(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自然带Ⅰ、Ⅱ最有可能是(     
A.常绿阔叶林带、季雨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季雨林带
C.季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D.季雨林带、落叶阔叶林带
2.该流域10月下旬到次年5月下旬多浓雾,其形成条件包括(     
A.蒸发弱,水汽不足B.降水少,水汽易扩散
C.植被稀,风速较小D.晴天多,昼夜温差大
3.自然带Ⅰ、Ⅱ分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B.垂直地域分异
C.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现象
2024-03-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部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4 . 图示意我国某山(约95°E29.5°N)的植被垂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P处的植被类型是(     
A.常绿阔叶林B.高山针叶林C.高山草甸D.温带荒漠
2.影响山体南坡、北坡积雪冰川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光照C.降水D.坡度
3.导致山麓基带植被形成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2024-02-2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北冰洋水系的河流,位于该流域的可可托海是全球公认的“天然地质博物馆”。下图为可可托海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立春前后,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工作时可能(     
A.俯瞰针叶丛林B.远眺邻邦俄国
C.仰望巍峨雪山D.凝视采蜜野蜂
2.图中额尔齐斯河两岸的支流数量差异较大,主要因为该流域(     
A.降水空间分布不均B.干流左岸沟谷稀少
C.降水水汽源自东部D.河流影响聚落分布

6 . 洛须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省西北部高山峡谷地区,此处分布着典型的高原山地森林,是四川西北地区重要的固碳场所。图示意洛须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洛须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海拔(     
A.3501~3700mB.3901~4100mC.4301~4500mD.4701~4900m
2.该保护区的植被类型不包括(     
A.针叶林B.灌木林C.阔叶林D.硬叶林
3.洛须自然保护区森林应进行生态修复的重点地区是(     
A.海拔3700m以下的缓坡地区B.海拔4000m左右的山阳坡地区
C.海拔4700m处的陡坡地区D.海拔4900m左右的阴坡地区
2024-02-29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7 . 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山地桦林以极强的竞争力和适应性,将山地落叶阔叶林带的范围向上扩展了大约500m。图为太白山山地植被带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太白山南、北坡基带不同,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太白山桦林与栎林相比,更突出的习性是(     
A.耐湿性B.耐旱性C.耐热性D.耐寒性
3.与北坡相比,秦岭太白山南坡针叶林带上限海拔较低,其直接原因是(     
A.迎风坡降水较多B.土壤水分较少C.光照较弱D.坡度较大
2024-02-29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8 . 研究表明,某类植被垂直带的带幅一般在1000m以内。我国秦岭中部太白山的某植被垂直带垂直高差达2300m,是世界上已发现的带幅最宽、结构最复杂的“超级垂直带”。下图示意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的关系及太白山“超级垂直带”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甲乙丙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超级垂直带”的植被类型是(     
A.甲B.乙C.丙D.丁
3.关于“超级垂直带”形成和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白山人类活动干扰少,自然带发育完全B.太白山纬度较低,相对高度高,物种丰富
C.气候变暖会导致该垂直带上限上升、下限上升D.全球气候变化会导致南坡该垂直带上升至雪线
2024-02-28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白马雪山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该地具有河谷干热和山地严寒的特点,雪山仅有一坡垂直自然带比较丰富,依次呈现出甲--亚高山暗针叶林带-冰雪带的变化。下图为白马雪山年降水量与海拔的关系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马雪山河谷干热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地处谷地,终年逆温B.山高谷深,气流下沉
C.副高控制,降水稀少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2.推测甲、乙所处的坡向及代表的自然带为(     
A.东坡;灌丛带、针阔叶混交林带B.西坡;灌丛带、硬叶林带
C.东坡;硬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D.西坡;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
2024-02-27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原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考评三地理试题

10 . 高山树线位于树种线(最高海拔树木个体的位置)和林线(郁闭森林的上限)之间的位置,是直立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多数树线之上有灌丛分布。该生态过渡带上植被生长普遍受低温限制,对气候变暖敏感。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横断山南段高山树线位置有向高海拔移动的趋势,且不同山脉、不同坡向树线海拔差异明显,同时树线交错带植被覆盖度增加趋势明显,随着海拔上升,降水减少,上升区域中的植被趋于集群分布,集群强度与树线上升速率呈显著负相关。下图示意横断山南段不同山脉不同经纬度树线海拔格局及不同坡向的生长季温度。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横断山南段各山脉树线平均海拔范围为4000-4256m,由于受到山体效应和季风环流系统的影响,各山脉之间树线海拔格局差异显著,海拔差异达到了256m。读图判断横断山南段各山脉不同经纬度的树线海拔分布规律(     
A.从西部向东,树线海拔呈先降低后升高B.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树线海拔逐渐降低
C.树线海拔呈“中间低、四周高”的分布格局D.树线海拔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分布格局
2.横断山区容易受到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影响,水热条件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横断山南段树线分布存在特殊的坡向效应,南、北坡树线海拔差异显著,南坡树线分布海拔远远低于北坡。主要因为同一海拔南坡(     
A.蒸发旺盛B.温度较低C.生长季均温低D.降水较多
3.有研究表明,冬季低温是限制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全球大多数树线的前进与强烈的冬季温度变暖相对应,也有研究表明,在夏季气温较暖的时期,树木的更新量显著增加。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树线交错带树木覆盖度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受(     )控制
A.春季温度升高B.夏季气温较暖C.夏季温度和秋季温度D.冬季温度变暖
4.由于气候变暖,促进了树线交错带向高海拔地区扩展。影响高山树线上升幅度的主要因素是(     
A.低温B.强风C.土壤养分D.灌丛盖度
2024-02-2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