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左图为某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右图为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图。右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丁是该山地所属的气候区。读图回答问题。

(1)判断左图中①②自然带的名称(从针叶阔叶混交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中选填)。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右图中甲、丙二气候所在区域的自然带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右图中甲、乙两气候区自然带的变化属于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主导因素是什么?
(4)判断右图中甲、丙两气候区自然带的变化属于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主导因素是什么?
(5)右图中的③处被丙气候包围,但自然景观与周围不同,这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它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6)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丙处植被的特征与当地气候有何关联性。
2018-01-31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 . 读阿尔卑斯山、天山、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图,回答问题。

(1)阿尔卑斯南坡比北坡雪线____(高或低),原因是南坡____________
(2)判断天山A、B两坡坡向:____是北坡。
(3)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与北坡特点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天目山年平均气温14℃,林木茂密,流水淙淙,造就了丰富的“负离子”和其它对人体有益的气态物质(“负离子”简单说是指带负电荷的氧离子)。在天目山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十余万个,居同类风景名胜区之冠。
材料二 表1为亚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比较表
武夷山黄山天目山玉山
经纬度27°N、117°E29°N、118°E30°N、119°E23°N、121°E
最高海拔2158m1841m1506m3986m
灌丛草甸带1800m-山顶1600m-山顶1350m-山顶3600m-山顶
针叶林带2800~3600m
落叶阔叶林带1200-1350m
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带950-1200m1500-2800m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1400-1800m1100-1600m
常绿阔叶林带1400m以下1100m以下950m以下500-1500m
季风常绿阔叶林带500m以下

(1)玉山与同属亚热带的其它三座山相比植被类型更加丰富多样,试分析其原因。
(2)分析天目山“负离子”含量较高的原因。
2017-11-2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博览联考地理试卷
4 . 阅读有关青藏高原地区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

材料二 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图

注:干物质是指有机质在60℃~90℃的恒温下,充分干燥,余下的有机物的重量,是衡量植物有机物积累、营养成分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
(1)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种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
(2)据图判断该地城市和旱作耕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是_____,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
(3)由材料二可知,4~6月平原地区(山东禹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多于高原,其原因是_____;而最终高原小麦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其原因是_______
5 . 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甲为天山,乙为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D坡的坡向(南坡或北坡)及其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
(2)分析B坡雪线较低的原因。
6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乌伦古湖是新疆仅次于博斯腾湖的第二大渔业基地。为了保护乌伦古湖,当地政府采取了夏季休渔,按时向湖内投放鱼苗,湖周围禁止设立工厂,禁止向湖内排放污水等多种措施。下面为乌伦古湖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乌伦古湖由于湖面下降,湖滨的沼泽面积逐渐减少,1972年后沙堤、沙滩面积日渐增加。


(1)分析乌伦古湖冬季捕鱼的原因。
(2)为缓解乌伦古湖进一步萎缩,当地人们挖穿了乌伦古湖与额尔齐斯河的分水岭,引额尔齐斯河河水补给乌伦古湖。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3)轮牧是该地区的特色,推测该地牧民在甲、乙、丙三地轮牧的季节及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