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在内外力作用下,形成“山高谷深,三江并流”的地貌格局,而且还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

材料二:高黎贡山位于横断山区西部断块带,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图1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图”,图2为“高黎贡山南北部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



(1)简述“三江并流”地区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请运用相关自然带分布规律原理,解释“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说法地理依据。
(3)分析海拔1000m以下地区形成河谷灌丛带的原因。
2023-12-30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跨墨西哥火山带是一条横穿墨西哥中南部的火山带,绵延900 km,最高海拔5636 m,其类似于山脉,但其内部是火山而非断层或褶皱形成的山脉。许多火山终年积雪,当地人称之为雪山岭。在众多火山中,帕里库廷火山是最年轻的火山,形成于194 3年墨西哥农民的玉米地里。帕里库廷火山位于一座古老的火山顶部,经历几年的喷发后当地村庄被毁,形成海拔3170 m的火山,南侧出现一系列裂隙,并最终形成熔岩台地。下图示意跨墨西哥火山带的位置。



(1)简述跨墨西哥火山带的形成原因。
(2)分析跨墨西哥火山带内火山终年积雪的原因。
2023-12-3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中学、均安中学、龙江中学等十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戊分别表示不同自然带分布,己所表示的区域为安第斯山脉。



(1)指出图示甲、乙、丙、丁自然带分布形状的共同特征,并分析成因。
(2)简述图示地区西海岸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
(3)有旅行者在己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景观,在戊地观察到荒漠景观,请分别做出合理解释。
2023-12-2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教能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4 .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①、②两处森林的分布体现了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反映了从山麓到山顶的_____状况差异很大。由于人口增长,两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河流水文特征等都会产生影响,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所体现出的地理环境基本特征是_____
2023-12-2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2大考点+优选提升练)-【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内蒙古中部大青山自然保护区海拔1011~2269m,北坡相对平缓,南坡起伏较大,年平均降水量约400mm,年平均蒸发量约1800mm。下图示意大青山山地植被垂直分异状况。


(1)判断图中A、B两坡的坡向(阴坡、阳坡),并从气候角度说明理由。
(2)推测甲自然带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2023-12-2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巍巍祁连百丈雪,悠悠走廊千里春。”这反映了热量与水分等因素对地处西北内陆的祁连山自然景观的深刻影响。



(1)与喜马拉雅山南麓热带、亚热带自然景观不同,祁连山北麓呈现出的是温带自然景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这种差异反映了____地带性分异规律。
(2)祁连山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呈现巨大差异,东段以森林为主、中段以草原居多、西段则多为荒漠。这种差异反映了____地带性分异规律。简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____
(3)祁连山中段,山麓水草丰美,低坡林木葱茏,高坡草甸茵茵,山顶白雪皑皑,简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4)简释祁连山冰川与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的关系,并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祁连山冰川及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2023-12-18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非选择题30题)-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7 . 读我国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结合已学知识,完成相关习题。

(1)观察图中①、②、③所示自然景观,描述其差异以及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2)观察图中③、④、⑤所示自然景观,描述其差异以及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3)从海南岛地形、气候等因素考虑,图中AB线上植被景观是否一致?倘若不一致,说出沿线自然景观的差异。
2023-12-1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二中云师高级中学等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8 . 长白山分布着大面积的浮石,保存着原始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也是东北虎豹在中国的主要栖息地。

材料一: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曾在公元946年喷发,火山喷发引起的冷却效应称为火山冬天。长白山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使山上大量的原始植被被烧毁,导致植被重新演替。北坡植被演替开始时间早,东坡植被演替开始较晚。

材料二: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南部区域(图2)野猪种群数量约为34363518只,喜欢拱地觅食,适宜栖息地受地形、植被、水源及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


(1)浮石是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形成的一种岩石,该岩石的特征是(     )。
A.多气孔B.片理构造C.矿物颗粒较粗D.含有动植物化石
(2)下图中甲~戊代表岩浆、沉积物和三大类岩石,浮石形成于(     )。
A.乙→丁B.丙→乙
C.甲→戊D.戊→丙
(3)根据长白山火山灰分布图,判断天池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时,该地的主导风向是____风。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火山冬天”的形成原因____
(4)据图描述长白山东坡和北坡植被带的差异。
(5)长白山北坡和东坡的植被景观不同,东坡植被演替较北坡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造成地表土壤贫瘠B.水热充足造成植被类型较少
C.降水较多造成雪线高度较低D.火山灰层造成土壤地基不稳
(6)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具有林木稀疏、树干弯曲、呈匍匐状生长、根系发达的特征,是因为该地区(     )。
A.岩体松散,土层厚B.位于阴坡,光照少
C.气候寒冷,多大风D.地势陡峭,多落石
(7)关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各功能区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区可进行教学参观B.缓冲区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
C.核心区基础设施最完善D.各功能区执行相同的生态保护标准
(8)为了保护东北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与俄罗斯开展国际合作,恢复自然生态林②设置铁丝网,避免老虎伤人事件发生
③进行全天候监测,了解东北虎的活动动态④建设生态走廊,促进东北虎向西北部扩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描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南部区域东北虎活动点的空间分布特征。
(10)有人认为应加强对该地区野猪种群的保护,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3-12-13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热搜题 鲁教版选必3 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肯尼亚山是一座死火山,海拔5199米,高耸在东非大裂谷东侧。近年来,中国与肯尼亚的科学家联合对肯尼亚山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图甲示意肯尼亚山的位置,图乙示意肯尼亚山自然带平面分布图及西北-东南走向的垂直剖面图,图丙示意肯尼亚山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数值越大,物种越丰富)的垂直分布图。


(1)分析肯尼亚山植物群落物种十分丰富的原因。
(2)根据图丙描述肯尼亚山的西北坡和东南坡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布的异同点。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海南岛西南部,总面积约为467 km2,最高峰海拔约为1412 m,是我国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热带原始森林。尖峰岭海拔100 m以下地区的植被多为稀树草原,海拔1200 m以上地区的植被一般为苔藓矮林。不同植被下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其中常绿季雨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较落叶季雨林和山地雨林低。下图示意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部分森林类型的垂直分布情况。



(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尖峰岭稀树草原的形成原因。
(2)分别说明常绿季雨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较落叶季雨林和山地雨林低的原因。
(3)推测苔藓矮林植被所处的环境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