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神农架林区地处我国中部,湖北省西部,为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区域,最高峰神农顶的高程为3105.4m。该地区面积约3253平方千米,年均气温为11.0~ 12.2℃,年均降水量约1219.93mm,4~10月降水量超过全年70%。神农架南北坡植被优势种群分布差异较明显。下图示意神农架林区等高线分布。



(1)指出神农架林区的地形地势特征。
(2)说明神农架林区山间小路蜿蜒曲折的理由。
(3)分析神农架南北坡植被优势种群分布差异较明显的主要原因。
2 .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对横断山区的描述。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横断山是我国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一系列南北向平行山脉的总称。山岭海拔多在4000~5000米,岭谷高差一般在1000~2000米以上。这里“山高谷深、河谷并列”,因为山脉横断阻隔东西间的交通而得名。

材料二:兰坪县(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位于26°36′N、99°19′E,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区,澜沧江穿过全县。境内山高坡陡,44.6万亩耕地中坡度25度以上的坡地占了76.6%,这些坡地土层浅薄,土壤肥力差。兰坪县政府部门依托“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市场”的模式,大力种植核桃、石榴、花椒、当归、油牡丹、大棚蔬菜等,靠林果业、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1)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的原因。
(2)判断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体现的地带性规律,并分析原因。
(3)横断山区的铁路、公路上,经常会有一种“明洞”设施。例举“明洞”主要用于应对当地的哪些地质灾害类型,并分析这些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
(4)兰坪县政府部门大力发展林果业、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而不是粮食种植,评价其合理性。
2020-12-22更新 | 4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上海市闵行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下图为两座山脉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000m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2)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3)推测甲山所处地区的气候类型,并说明理由。
(4)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差异,并说明原因。
2020-11-04更新 | 49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江都区丁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题
4 . 下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和甲山的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①、②、③自然带的差异主要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分异因素是____________。
(2) 由于________和________因素的影响,左图中的乙形成了________(填自然带),这属于地理环境地域分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3) 图中反映的是自然带的________分异规律,其中d代表的植被类型与左图中自然带________(填数字)的植被类型相同。
(4) 图中山地北坡雪线高于南坡,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气候条件是影响物种丰富度的重要因素。贺兰山位于我国温带草原与温带荒漠两大植被区域的过渡带上,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山体大致为东北一西南走向,海拔2000m是针叶林带与下部疏林灌丛带的分界线。下图为贺兰山不同海拔段的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



(1)描述贺兰山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变化的特点。
(2)分析贺兰山物种丰富度的峰值出现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原因。
(3)推测贺兰山东西两坡物种丰富度的差异,并说出其原因。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贺兰山地处温带草原与荒漠的交错带,山体高耸,植被类型复杂多样,是西北干旱区一个极为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灌丛(高度在5米以下,覆盖度大于30%的灌木层与草本层)是贺兰山主要的植被类型,贺兰山灌木层与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物种数目的多少)随海拔上升总体呈微弱的单峰格局。为研究贺兰山灌丛群落的垂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人员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从贺兰山山麓地带的乌斯太镇阿日善山(海拔1283m)到贺兰山主峰(海拔3472m)选择13个面积相等的样地进行调查研究。下图为贺兰山灌丛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图。



(1)说明在1300米至1500米,草本物种丰富度处在较低水平的原因。
(2)贺兰山中海拔样本区域的灌木层、草本层均受到放牧啃食干扰,却表现出灌木层较低、草本层相对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水平。阐释中海拔区域草本层物种丰富度相对较高的原因。
(3)分析高海拔区域的贺兰山顶部,限制草本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的水热条件。
2020-02-13更新 | 44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地理08-2020年高考地理必刷卷(山东新高考全真模拟)
7 . 山地作为陆地上高高隆起的部分有着明显不同于平原和低地的各种自然与人文现象。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区,是中朝两国界山,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此山地位于欧亚大陆边缘,滨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经历过多次地壳变迁活动后形成玄武岩台地,形成了火山地貌、流水地貌等多样性地貌组合类型。长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积水成湖。

材料二:长白山是欧亚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其气候除具有山地气候特征外,还呈现明显的垂直变化。

材料三:左图—长白山地区示意图。右图—长白山植被分布示意图



(1)简述长白山地壳运动活跃的原因。
(2)从岩石成因分类,写出长白山岩石所属的类型,并描述长白山岩石的主要特征。
(3)受气候影响,长白山植被景观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呈现显著变化。判断该景观现象所属的地域分异规律名称,并阐述其形成原因。
(4)判断长白山地所属的地域文化类型,并从传统民居、民间文艺两方面描述其文化习俗。
2020-01-21更新 | 3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上海市宝山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8 . 秦岭-淮河线简称秦淮线。此线的南、北两侧在气温、温度带、降水、干湿状况等方面有明显差异。读图,回答问题。

(1)秦岭山麓到山顶呈现不同的自然景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种差异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2)从地形角度分析秦岭南、北坡在自然景观上产生明显差异的原因。
(3)从气温、温度带、降水、干湿状况等方面,说明秦淮线的地理意义。
(4)从地形、大气环流两方面,分析我国东部季风区沿海地带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的原因。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祁连山脉位于我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峰多发育有现代冰川,表现为东北坡较多,西南坡较少。近百年来,冰川处于退缩阶段。

材料二:冰川风是指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冰雪面气温往往低于同高度山谷气温。近年来,祁连山地区的冰川风变化显著。下图为冰川风形成示意图。


材料三:阿尔卑斯山的克维尔塔尔谷地,受冰川风的影响,谷底生长喜冷植物,而谷风影响的山腰地带可生长喜暖阔叶树,形成植被垂直分布“倒置”的奇怪现象。


(1)试分析祁连山现代冰川东北坡多,西南坡少的原因。
(2)简述冰川风对当地山谷风的影响。
(3)推测祁连山冰川风近年来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克维尔塔尔谷地植被垂直分布“倒置”现象产生的原因。
10 .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形成了全世界最年轻的自然地理单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原南部喜马拉雅山脉海拔高,自然景观差异大。流经高原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河流两岸海拔较低,是青藏地区重要的青稞种植区。下图所示青藏高原示意图。


材料二:喜马拉雅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拉萨和上海某年夏季辐射观测数据

地点

海拔(米)

太阳直接辐射(瓦/米2

拉萨

4507

1116.5

上海

3

872.3

(1)阅读材料二喜马拉雅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判断图中A处自然带的名称,并说出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何种地域分异规律。
(2)阅读材料二喜马拉雅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比较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与北坡自然带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青藏高寒区是我国三大自然区之一,其自然景观和其他两个自然区差异很大。高原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是青稞种植的最主要地区之一,分析该地青稞种植的自然优势。
(4)拉萨与上海纬度位置相当,但拉萨的年太阳辐射量远高于上海。从气候和地形两个角度分析拉萨年太阳辐射量大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