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坡向:B表示____坡,D表示____坡。
(2)分析D坡自然地带数目多的原因。分析B坡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较低的原因。
(3)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分布较低,主要原因是什么。
(4)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分布,简析其原因。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岭是横贯我国中部的一条重要山脉。

材料一:秦岭东西绵长,是我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一月0℃等温线基本重合,其南北的气候、地形、植被等均呈现差异性变化。

材料二:秦岭以北的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平原是我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1)判断秦岭南麓和北麓的植被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2)秦岭山区中段南坡,山麓阔叶林茂盛,山腰针阔林木葱茏,高坡灌丛草甸茵茵,这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产生这种规律的原因。
(3)水资源紧缺一直是渭河平原地区发展过程中碰到的主要问题。请结合图文材料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
(4)和世界上很多地区一样,渭河平原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试以旱灾为例,说明渭河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旱灾发生的时间有何不同?并结合锋面雨带移动规律简述原因。
2022-03-04更新 | 2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奉贤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贡嘠山位于川西横断山区,是四川省最高峰.湾东河发源于贡嘠山东侧,是大渡河的一条支流,该河流域内多断裂构造带,山体易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湾东河上游分水岭地带为贡嘎山现代冰川分布区,在河谷两侧和谷底留下了大量的冰碛物(含冰水堆积物)。


(1)有户外爱好者选择从新兴(海拔1920米)到倒冲(海拔3180米)这条路线徒步考察贡嘎山。推测他们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变化主要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理由。
(2)与西坡相比,贡嘎山东坡的雪线位置更低。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3)从水源和物质条件分析湾东河流域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2022-02-2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戴云山位于福建省中部德化县境内,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峰海拔1856m,相对高差1206m,是福建省境内的第二大山脉,也是闽东南地区的最高峰,素有“闽中屋脊”之称。戴云山植被垂直变化明显,植被覆盖率高达93.4%,且植被种类丰富。戴云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1月平均气温为6.5~10.5℃,7月平均气温为23~27℃,年均降水量为1700~2000m。图示意戴云山植被带垂直分布。


(1)分析戴云山海拔200米以下无植被带分布的原因。
(2)指出图示甲、乙两坡所处的坡向,并说明理由。
(3)说明戴云山植被种类丰富的原因。
2022-02-13更新 | 24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杨教授的带领下,某校学生到内蒙古中部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开展山地植被垂直分异状况的项目研究。

大青山项目研究手册

自然概括:

地理位置:内蒙古中部,如下图所示。


地形特征:地形复杂,海拔1011m-2269m,总体西部低、东部高,北坡相对平缓,南部起伏较大。

气候特征:年就降水量约400mm,年就蒸发量1800mm。

数据来源:

杨教授通过遥感影像解释分析得出不同高程不同坡向上的植被覆盖度(如下表)

表:大青山植被覆盖度

高程/坡向NNEESESSWWNW
1200-1400m0.3400.3220.2910.2650.2530.2680.3000.324
1600-1800m0.4690.4550.4100.3520.3390.3670.4120.447
2000-2296m0.6330.6220.5390.4770.4970.4970.5360.580

说明:植被覆盖度是一个比值,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率越高。

任务一:探究大青山植被覆盖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同学们根据杨教授提供的数据,分工合作绘制了部分不同高程上各坡向植被覆盖度分布示意图。


(1)根据图例要求绘制完成1200-1400m高程上各坡向植被覆盖度分布图(下图),并说明大青山植被覆盖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不同高程等级上各坡向植被覆盖度

任务二:比较大青山南北坡植被覆盖度的差异。

研学小组经调查研究发现,大青山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


(2)请结合图文资料说出南北坡植被覆盖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任务三:研究大青山南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情况。

研学小组经过实地考察,绘制了大青山南北坡自然带垂直分布图(下图)。



(3)请根据图文资料,判断并写出甲、乙两处对应的自然带的名称。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巽他大陆架(左图)位于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及马来群岛之间。末次冰期时(距今约11万年~1.!7万年)海平面下降,特别是末次盛冰期(距今约23万年~19万年),巽他大陆架海平面与现代海平面相比下降约123米。右图为加里曼丹岛水系图。



(1)指出末次冰期热带雨林与现代热带雨林的分布在纬度位置上的差异,并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2)与图示现代热带雨林相比较,末次冰期热带雨林面积更大。说明末次冰期热带雨林面积更大的原因及其对当时全球碳循环的重要影响。
(3)加里曼丹岛上分布着热带山地雨林低山雨林、低地雨林。指出岛上主要山脉的走向,并说明末次冰期热带山地雨林相较于现代分布的变化。
2022-01-14更新 | 54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当季节变化,生活在新疆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牧民便开始转场:从山前平原的春秋牧场,搬至深山里的夏牧场,等到气温下降,再从高山带逐级往下迁,以便赶在冬天来临前,回到河谷低地或盆地周围温暖的冬牧场。生活在新疆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下图为新疆某山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



(1)简析图示地区草原牧场分布在林带以上和以下的主要原因。
(2)分析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牧民随季节转场的自然原因。
(3)阐释新疆牧民的迁徙游牧方式带来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2021-07-24更新 | 771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土地覆被(能直接或间接通过遥感手段观测到的自然和人工植被及建筑物等地表覆盖物)垂直带可以更系统地反映人类活动、全球气候变暖等对高山植被和土地系统的影响。与40多年前植被垂直带比较,珠峰地区土地覆被垂直带,其主体结构特征未发生实质改变,而局部变化主要表现在:裸地向上向下拓展,分布幅度显著增大;南坡低海拔地区森林分布范围减小。

材料二 下图为珠峰地区优势垂直带结构示意图。


   
(1)指出珠峰南北坡裸地分布上界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分析珠峰土地覆被垂直带在40年里局部发生变化的原因。
(3)试分析裸地拓展可能对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4)基于珠峰南北坡地理环境条件,提出恢复珠峰植被的有效措施。
2021-04-20更新 | 312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文综地理试题
9 . 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
(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四川省西部的川西高原是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海拔4000~4500米,总面积约23.6万平方千米,其中高山草地占了一半多。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流域部分省市区域简图。

(1)从成都平原到川西高原,由于受____因素影响,____发生显著变化,植被景观差异显著。
(2)改革开放以来,四川、重庆、贵州等地人口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因素。21世纪后,人口迁移形成从个体劳动力流动向家庭化迁移转变体现了____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近年来,贵州省实施易地搬迁的扶贫政策,影响迁出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____
(3)若长江上游地区植被遭大规模破坏,会加剧当地____,湖北境内的河段河道淤积,弯曲度____(变大或变小),导致该地区水循环速度____
(4)为防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简述上游可采取的有效措施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