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1 . 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
(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山的主体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势高耸,垂直自然带分异显著。下图示意天山垂直自然带分布。



(1)说明天山南坡与北坡自然带谱反映的气候特点。
(2)天山南坡海拔4 500米以下分布剥蚀高山带,分析其形成原因。
(3)近年来,山地草原带有向云杉林带入侵的趋势,就此作出合理解释。
2021-02-08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如下图)。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2021-01-19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利津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累积面积比率(AAR)是指冰川处于稳定状态时,非消融区的冰川面积与冰川总面积之比,冰川累积面积比率(AAR)的世界最大值在青藏高原内陆地区,最小值在天山伊犁河谷地区。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30年间,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冰川面积退缩幅度达15%,冰川融化强度大。下图示意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不同海拔冰川面积占该山体冰川总面积的比例。



(1)说明伊犁河谷地区冰川累积面积比率低的原因。
(2)与祁连山相比,归纳喜马拉雅山冰川分布的特点并分别说明原因。
(3)推断青藏高原冰川加速消融初期和末期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2021-01-08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高山积雪是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研究高山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规律,对区域水资源规划、融雪型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积雪覆盖变化率是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面积的变化情况,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在高寒地带,积雪发生升华对积雪覆盖的减少有重要作用,同时风力作用也会改变这些区域积雪的分布状况。

材料二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高山冬夏两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



(1)分段描述该山夏季不同海拔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特点,并简析原因。
(2)该山冬季,高海拔地带(海拔3800m以上)积雪覆盖面积呈下降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2021-01-0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和甲山的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的乙处的自然带为_____,这属于地理环境地域分异中的___现象。
(2)图B反映的是自然带的_____地域分异规律,其中d代表的植被类型与图A中自然带_____(填数字①、②、③)的植被类型相同。
(3)图A中甲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1-01-0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區楊村一中2020-2021學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形成性检测地理试题
7 . 读“美国66号公路图”和“中国109国道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109国道和美国66号公路,同处北半球30°N-40°N之间,有着大致相同的公路距离,同样是一条概括了各自国家山水的景观之路。

(1)比较两条公路的起点城市北京与芝加哥气候类型的差异及其成因。
(2)北京至拉萨沿途自然景观的差异,主要体现的地带性分异规律是什么?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成因。
2020-11-27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乞力马扎罗山景观、非洲某区域及动物迁徙路线示意图


地处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是非洲第一高峰。山顶白雪皑皑,山腰草木繁盛,山麓雨林茂密。


(1)指出乞力马扎罗山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并分析其独特景观的形成原因。

每年,上百万头斑马、角马和瞪羚会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草原和肯尼亚的马萨伊马拉草原之间迁徙。北京的小亮同学暑假期间来到东非高原,目睹了这一大自然的壮观场景。


(2)说出小亮见到角马等动物迁徙的大致方向,并分析其原因。
9 . 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一诗中写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这首诗中的地理原理:
____;②____

材料二:每年3月,西藏大部分地区的隆冬尚未结束,林芝的桃花却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皑皑白雪与灼灼桃花相互映衬,让人领略到“雪域江南”的独特春光。



(2)读图,结合材料二分析这一地理现象形成原因:①____;②____
2020-11-1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的气温和降水一般随海拔升高而变化,从而影响自然带的多样性和分布。某山地自然保护区(118°05′~118°20′E,25°38′~25°43′N),主峰海拔1850米。保护区内年平均气温15.6℃~19.1℃,最冷月(1月)均温3.5℃~9.5℃,最热月(7月)均温23.0℃~27.5℃,年平均降水量1700mm~2000mm;山脉连绵不断,河谷剧烈下切,峡谷十分发育。下图为该山地自然保护区南坡植物属数量分布与海拔格局图。



(1)概括亚热带植物属数量的整体分布趋势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2)确定受人类干扰强度较大的植物属和海拔范围,并描述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