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我国天山北坡植被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天山北坡山腰地带出现云杉林的直接原因是(     
A.出现逆温,气温较高B.气流抬升,降水较多
C.成土母质层无机养分多D.地形平坦,易于林木生长
2.若只考虑气候因素,天山北坡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大的地带是(     
A.荒漠石山带B.山地草原带C.云杉林带D.山地草甸草原带
2021-11-06更新 | 494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2 . 图1、图2分别为我国甲、乙两地某山脉的垂直自然带谱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山脉可能位于中国(     
A.东北地区B.南方地区C.青藏地区D.西北地区
2.对于甲、乙两山脉的自然带,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脉针叶林带的出现,都体现了垂直分异规律
B.甲山地针叶林带北有南无,是由于南北坡热量的差异
C.乙山地针叶林带北低南高,是由于南北坡降水的差异
D.甲、乙两山脉基带的更替,体现了干湿度分异规律
2021-10-15更新 | 45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十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联考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某山地降水量随坡向与海拔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     
A.东侧山麓森林茂密
B.西侧山麓植被主要是草原
C.降水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
D.山上分布着亚寒带针叶林
2.西侧12~16km范围内降水出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坡向与风向B.海拔变化
C.坡度与风向D.海陆位置

4 . 下图是我国横断山区金沙江河谷两侧植被垂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谷底附近形成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带,是因为(     
A.海拔低,气温高,蒸发旺盛B.受下沉气流影响,降水较少
C.地处闭塞河谷,水汽不易扩散D.内陆河谷,水汽难到达,降水少
2.图中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5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主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主峰属于(     
A.天山山脉B.贺兰山C.横断山脉D.太行山
2.甲自然带在西坡几乎没有分布,主要原因是(     
A.背风坡,降水少B.蒸发多,水分少C.坡度大,土层薄D.聚落多,破坏多
3.亚高山灌丛在西坡分布海拔较高,主要原因是(     
A.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B.降水较少,热量条件好
C.坡度较小,土壤厚度大D.人烟稀少,耕作破坏少
2021-09-02更新 | 880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返校联考地理试题

6 . 雪莲是新疆的著名特产,生于高山雪线附近的岩缝、石壁和冰碛砾石滩中。种子在0℃发芽、3-5℃生长.幼苗能够抵御-21℃的低温、15-25℃生长旺盛,以天山所产最多,质亦最佳。可作药用、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1906年中国已将天山雪莲列为二级保护植物。下图是天山自然带谱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天山南北坡自然带谱种类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海拔C.水分D.坡度
2.天山雪莲最可能的分布区在(     
A.高山冰雪带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地草甸草原带
3.天山雪莲人工已栽培成功,人工创造的生长环境气候和土壤的突出特点应该是(     
A.冷湿B.冷干C.暖湿D.暖干
2020高三上·山东·专题练习

7 . 距今约800年前,长白山天池火山发生大规模喷发,喷出的巨量火山浮石及火山灰毁灭性地破坏了长白山林线,迫使植被重新演替。目前长白山植被分布存在独特性,表现在不同坡向植被分布差异明显,且植被发育时间较短,植被带的稳定性较差。下图为长白山遥感影像图,下表示意长白山现今林线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坡向坡度地质基础林线以下林线以上
北坡陡坡基岩岳桦苔原、岳桦上侵
缓坡基岩岳桦苔原、岳桦上侵
西、南坡陡坡基岩岳桦、苔原苔原
缓坡火山灰岳桦、苔原苔原、小叶樟上侵
东坡陡坡火山灰地衣、苔藓地衣、苔藓
缓坡火山灰长白落叶松林地衣、苔藓
1.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使各坡向火山灰和浮石的沉积厚度产生较大差异,其中沉积厚度最大的是(     
A.东坡B.西坡C.南坡D.北坡
2.长白山仅有一坡具有完整的植被垂直分布,依次呈现出甲—乙—亚高山岳桦林—苔原的植被变化,该坡向与甲、乙植被分别是(     
A.东坡,落叶松林,暗针叶林B.西、南坡,常绿阔叶林,落叶松林
C.北坡,暗针叶林,红松阔叶林D.北坡,红松阔叶林,暗针叶林
3.表中信息显示长白山出现了森林上侵苔原带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力增加B.冬季风力减弱
C.植被自然演替D.冰雪融水增多
2021-04-14更新 | 700次组卷 | 8卷引用:题号押题02 第3-4题: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和植被差异-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浙江卷)

8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A.大体相等B.南坡较多C.北坡较多D.无法判断
2.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3500米左右B.4000米左右C.1500米左右D.2000米左右
3.该山地一侧多降水,有关降水季节、水汽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大西洋水汽B.春季、印度洋水汽
C.夏季、太平洋水汽D.秋季、北冰洋水汽
2021-04-06更新 | 1026次组卷 | 6卷引用:题号押题02 第3-4题: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和植被差异-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浙江卷)

9 . 下图为我国台湾岛及附近地区的地质地貌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处岩石及其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为(     
A.冷却凝固-挤压断裂-变质作用-风化侵蚀
B.沉积固结-冷却凝固-变质作用-挤压断裂
C.变质作用-风化侵蚀-冷却凝固-挤压断裂
D.沉积固结-变质作用-挤压断裂-风化侵蚀
2.中央山脉西侧从山麓到沿海依次为:山麓丘陵、砾石台地、海岸平原,各部分地表物质组成、植被等表现出明显差异,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1-03-23更新 | 496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十校”2020-2021学年高三3月联考地理试题

10 . 高寒草原(AS)是长江源区主要植被类型之一。按覆盖度不同,高寒草原可以分为H-AS(覆盖度>50%)、M-AS(30%<覆盖度<50%)和L-AS(覆盖度<30%)三种类型。下图为长江源区三类高寒草原的面积在不同时段的年均变化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长江源区高寒草原覆盖度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1986-2000年H-AS和M-AS减少的面积相同B.2000-2007年高寒草原总面积一定增加
C.2007-2013年L-AS面积减小D.1969-2013年H-AS面积持续下降
2.长江源区高寒草原的变化对源区的影响(     
A.地表径流减少B.径流季节变化增大C.地下水位升高D.生物多样性增加
2021-03-03更新 | 37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