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下图中甲、乙表示不同的山脉,图中斜线之间的区域表示不同的自然带,b为积雪冰川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座山脉中的a自然带最可能是(     
A.山地草原带B.针阔混交林带C.针叶林带D.苔原带
2.导致乙山脉自然带南侧高、北侧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山体高度B.水分C.海陆位置D.土壤
2022-10-09更新 | 800次组卷 | 8卷引用:第15-16题: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备战2023年1月浙江选考地理真题面对面押题精讲练

2 . 下图为天山博格达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1.甲自然带是(     
A.落叶阔叶林带B.山地针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D.山地灌木林带
2.与珠穆朗玛峰南坡相比,博格达峰北坡雪线更低,是因为博格达峰北坡(     
A.是迎风坡,降水较多B.是背风坡,降水较少
C.纬度高,气温低D.纬度低,气温高
2022-01-29更新 | 434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

3 . 下图是我国西南横断山区沿27°N的局部地形剖面及植被分布图,甲、乙为其中两座山峰。完成下面小题。



1.常绿阔叶林植被在甲、乙两山的差异分布现象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乙山山麓植被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河谷地带,地形封闭              ②季风受阻,下沉增温
③副高控制,降水稀少              ④热带地区,蒸发旺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07-07更新 | 443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新疆阿勒泰地区自古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牧民定居,这种传统正渐行渐远。下图示意新疆部分地区环境及景观。



(1)图乙中M山峰北坡④处的自然带为____,①自然带的主要形成因素为____
(2)在天山山峰高寒荒漠带平坦的山坡处,常出现由大小不一碎石组成的高山流石滩,请运用外力作用的原理推测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3)从生产稳定性角度,分析与转场放牧相比,定居放牧的优势。
2023-01-01更新 | 37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5 . 高山积雪是一些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高山积雪面积大小主要与降雪量相关且呈正相关,与气温、坡度、风速也有很大关系且呈负相关。下图是天山不同高度积雪覆盖天数(积雪覆盖面积大于40%的天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调查发现,天山北坡积雪面积明显大于南坡,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北坡多降水B.北坡为阴坡,蒸发弱
C.北坡植被茂盛,积雪融化慢D.北坡坡度缓,积雪面积大
2.天山山顶处积雪覆盖天数比周围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     
A.山顶气温变化小,蒸发弱B.山顶太阳辐射强,积雪的升华量大
C.山顶处风速大,积雪易被吹散D.山顶坡度大,积雪不易保存

6 . 林线过渡带是林线与树种线(森林线以上树木继续散生生长,直到分布最高的矮生树木的生长界限)之间的区域。林木的分布主要受水热条件共同作用。下左图为长白山北麓林线过渡带示意;右图为过渡带内某树种集中分布区。完成下面小题。



1.过渡带内岳桦林集中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①降水量丰富②地势较低洼③水分更充足④养分更充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地(     
A.林带面积变大B.树种线下移
C.冰川面积缩小D.林线向下移
2022-06-20更新 | 27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下图是我国横断山区金沙江河谷两侧植被垂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谷底附近形成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带,是因为(     
A.海拔低,气温高,蒸发旺盛B.受下沉气流影响,降水较少
C.地处闭塞河谷,水汽不易扩散D.内陆河谷,水汽难到达,降水少
2.图中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8 . 在横断山区东北部,高山峡谷交错分布。藏族的一个分支——嘉绒藏人在这里开创了一种“半农半牧”的独特生活方式。他们的居住地和耕地分布在河谷或半山地带,牧场分布在高山地带。下图为当地主要人类活动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地区高山地带(3000m-4500m)的植被是(     
A.灌丛和草甸B.冰原和荒漠C.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D.常绿林和阔叶林
2.导致东西坡牧场下界高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东坡光照充足B.西坡水热条件较好C.东坡坡度较小D.西坡人类活动集中
2021-12-17更新 | 802次组卷 | 19卷引用:考向15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

9 . 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考察后画出的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灌丛草甸带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     
A.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该山河谷地带形成稀树灌丛带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闭塞山谷,水汽不易扩散B.海拔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C.受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D.受下沉气流影响,降水较少
2022-12-27更新 | 27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Z20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10 . 山核桃分布于中国浙江和安徽交界地区,适生于腐殖质丰富的山区,半阴坡生长结果最好。下表为某地山核桃种植不同海拔高度与产量的调查结果表。完成下面小题。


样地号

样地名

平均海拔/M

平均产量/KG.hm-2

样地号

样地名

平均海拔/M

平均产量/KG.hm-2

1

方宝坞

244

6375

5

东口坞

453

8625.0

483

8700.0

2

305

6525

6

3

315

7230

7

548

8625.0

4

384

8145

8

630

7575.0


1.影响当地山核桃产量垂直高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光照C.土壤D.降水
2.生长区土壤腐殖质丰富的主要条件是(     
A.植被茂密,光照少B.风化强,母质较多C.降水多,地形平坦D.落叶多,温度较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