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双版纳(21°09'N-22°36’N,99°58'E-101°50'E)位于云南南部,地势周围高、中部低,分布着许多宽谷盆地、低山丘陵。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属热带季雨林气候,具有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而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以100m为间隔将西双版纳划分为20个垂直高度带,统计每个高度带内野生种子植物的物种个数,记作物种丰富度。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准确全面地理解物种多样性的海拔分布,为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下图示意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格局。

   

(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2)描述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3)分析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
2023-09-28更新 | 358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及云杉林亚带的植被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存在差异,主要是由水分决定的,其推断依据是(     
A.山地坡度B.上部林带C.山体海拔D.基带类型
2.该山地高山灌丛草甸带坡向差异不明显,原因是山体顶部(     
A.面积小B.降水多C.风力大D.气温低
3.该山地Ⅲ2、Ⅲ3、Ⅲ4中的植被垂直分层结构不同,其主要影响因子是(     
A.水分B.土壤C.温度D.光照
2023-08-22更新 | 7907次组卷 | 37卷引用:专题01 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分层练)-【高频考点解密】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新高考专用)

3 . 栎树为落叶或常绿乔木,少数为灌木。秦岭山区栎类树种资源丰富,属山地落叶阔叶林。重要值是衡量物种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指标,常采用相对密度、相对频度和相对显著度来衡量。下图示意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北坡不同栎类树种重要值随海拔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随海拔升高,太白山南、北坡栎类树种的垂直分布格局是(     
A.栓皮栎—辽东栎—锐齿槲栎B.栓皮栎—辽东栎—刺叶栎
C.栓皮栎—锐齿槲栎—辽东栎D.锐齿槲栎—辽东栎—刺叶栎
2.下列对太白山坡向的判断及其依据,正确的是(     
A.甲坡为北坡,栎树起始海拔较低
B.甲坡为南坡,栎树分布海拔跨度较大
C.乙坡为北坡,栎类树种类型较多
D.乙坡为南坡,栎类树种重要值高
3.太白山南、北坡栎类树种重要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风速大小B.人类活动多少C.海拔高低D.伴生树种多少
2023-08-17更新 | 348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四)7-8题及变式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约800年前,长白山天池火山大规模喷发,形成了全域性火山喷发物裸地。火山喷发改变了成土母质、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火山喷发后,植被重新发育,依次呈现亚高山针阔叶林—针叶林—亚高山岳桦林—高山苔原—高山冻原的变化,但这种完整的垂直变化仅出现于北坡,东坡海拔较高处的自然带呈斑块状分布,自然带演替较慢。长白山的苔原,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天池周围地表,是寸草不生的沙砾,顺坡往下几十米,便有植物出现,一直到2100米左右的岳桦林,皆是苔原带,苔原带内几乎所有植物都是低矮的,不但矮,甚至呈垫状,都有粗壮的根。每逢花节,长白山苔原盛开鲜艳而独特的花朵,宛若五彩斑斓的地毯。



(1)推测长白山苔原带花节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并分析理由。
(2)分析长白山完整的植被垂直分布仅出现于北坡的原因。
(3)说明长白山东坡自然带演替较慢的主要原因。

5 . 山地生态系统是响应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小叶章为长白山岳桦林(约1800-2000米)下禾本科草本优势物种。1986年风灾使长白山岳桦林带形成的林窗(风倒区),科考队发现,风灾后的小叶章成功侵入西坡高山苔原带,多分布于火山灰裸地,形成小叶章斑块,且呈扩张趋势,而其他坡向未见此现象。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降水丰富、蒸发强、生长季短,植被覆盖率高且多匍匐于地表,生长缓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6年风灾对小叶章侵入高山苔原带的影响可能是(     
A.生存空间增大B.获得较多水分C.提供大量种源D.种间竞争增强
2.推测长白山西坡小叶章侵入高山苔原带后,苔原带植被(     
A.数量增多,群落多样性减小B.数量减少,群落多样性减小,
C.数量增多,群落多样性增大D.数量减少,群落多样性增大。
3.其他坡向未见小叶章侵入高山苔原带,其原因不可能是(     
A.内力作用强弱B.全球气候变暖C.演替进程差异D.人类活动干扰
2023-05-16更新 | 382次组卷 | 6卷引用:第18讲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讲义)-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6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植被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土壤D.地形
2.图中稀树草原区域的特征是(     
A.木质大藤本和附生植物多B.地表风化壳厚度较大
C.树木的树干粗大两端较小D.土壤微生物活动较弱
2023-04-10更新 | 822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生物与环境、冻土)(讲义)-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7 . 三工河流域(43°09'N—45°29'N,87°47'E—88°17'E)位于天山博格达山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流域内可分为山地区、平原区、沙漠区,其中平原区居民点、农田遍布。下图示意三工河流域不同海拔高度主要外力作用的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最可能发育森林的海拔范围是(     
A.500—800mB.800—1700mC.1700—2800mD.2800—3700m
2.三工河流域平原区内,自南向北(     
A.土壤保水性变差B.人口密度增大C.流水沉积物变细D.农业投入增大

8 . 山地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雪线是永久积雪冰川的下界。读“安第斯山脉某段的植被垂直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自然带A最可能的是:(     
A.热带草原带B.针叶林带C.常绿阔叶林带D.针阔混交林带
2.关于该山地林线与雪线说法正确的是:(     
A.东坡与西坡相比,雪线更高、林线更低
B.东坡比西坡雪线要低,原因是东坡为信风的迎风坡,降水更丰富
C.东坡比西坡雪线要低,原因是东坡为信风的背风坡,降水更少
D.东坡比西坡林线更低,原因是东坡水热条件更差

9 . 积雪覆盖变化率是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面积的变化情况。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地区某高山冬夏两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各段积雪及变化特点是(     
A.海拔5000米冬夏积雪面积一致B.海拔5300米以上夏季积雪面积增加
C.冬季海拔500米左右积雪面积最多D.夏季海拔3700米左右积雪面积最少
2.推测该山冬季海拔4千米以上积雪覆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降低B.降水增加C.风力强劲D.地势陡峻

10 . 图示意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自然带的名称分别为(     
A.季雨林带、积雪冰川带B.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C.季雨林带、苔原带D.常绿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
2.图中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北坡比南坡低,主要原因是北坡(     
A.坡度更陡B.水热条件比较差C.土壤更肥沃D.光照条件更优越
3.该山地可能位于(     
A.辽宁省B.天津市C.湖北省D.西藏自治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