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对附近山区植被分布变化进行调查。下图为调查沿线气候及植被分布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兴趣小组调查山地的路线,前进的大致方向是(     
A.自南向北B.自东向西C.自北向南D.自高向低
2.该调查沿线常绿林和落叶林比重波动变化,原因最可能是(     
A.海拔高低,降水差异B.气温差异,人类活动
C.坡向变化,海拔高低D.土壤性质,坡向变化
2024-05-2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精诚联盟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覆盖度(FVC)指植被地上部分在地面垂直投影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比例。是衡量陆表植被状况与环境质量变化的有效指标。植被覆盖变化与气温、降水、土地利用、人口密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也受制于所处的地形环境。下图为2000年—2020年长白山区不同海拔植被覆盖度(FVC)均值曲线及植被覆盖面积变化柱状图。



(1)据图,推测长白山植被量集中分布的最主要海拔范围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分析长白山海拔低于200米区域植被覆盖度低的人为原因。
(3)简述长白山高海拔(>1800米)区域植被覆盖度急剧减少的自然原因。
(4)说明地形对山地植被空间分布差异的影响。
2024-01-30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上学期一诊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3 . 贡嘎山位于川西的横断山区,被誉为蜀山之王。贡嘎山多金字塔形的陡峭峰体,主峰海拔7556米,垂直高差极大。该山有现代冰川71条,贡嘎山的冰川被称为温冰川,一般情况,这里的冰川冰内温度为0℃,冰面流水温度0.3℃左右。有趣的是,贡嘎山的冰舌末端常常伸入森林带中,和森林共存。下图为贡嘎山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材料,下列有关贡嘎山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坡植物比东坡植物更耐寒耐旱B.流经该地区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明显
C.山体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大,是一座“两面山”D.雪线东高西低
2.贡嘎山冰舌末端森林和冰川共存的原因有(     
①地势陡峭,冰川运动速度快②冰川为“温冰川”③位于暖湿气流迎风坡,降水多④积雪积存量大于消融量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4-01-15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体效应是由于山体隆起对于山体本身及其周围气候所带来的影响。研究表明,山体效应导致的青藏高原不同季节、不同气压面昼夜温差的变化,甚至也是引起林线高度在高原地区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与海拔、太阳辐射等因素密切相关。图1为山体效应模型图(T1T2分别表示海拔相同的山体内部及外部的气温)。图2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冬、夏季白昼和夜晚不同气压面的气温分布图。

(1)描述青藏高原区域大气昼夜温差的季节性差异与海拔的关系。
(2)分析青藏高原山体效应导致高原内部林线高度高的原因。
2024-04-01更新 | 26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同一海拔带内,微观地形通过改变坡面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和水文过程,形成影响山区小尺度上土壤及植被格局的重要因子。祁连山中段的西水林区年降水量330-540毫米,景观为山地森林草原。图为西水林区内某坡面基本情况,林地分布在北坡,盖度高;草地分布在南坡、西南坡、西坡、山顶及沟谷,盖度差别较大。南坡构谷土壤有机碳累积明显比其坡面多。土壤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微生物残体和根系分泌物,并处于不断的形成与分解中。

(1)说明该区域林地主要分布在北坡的原因。
(2)分析南坡沟谷土壤有机碳累积较多的原因。
2024-03-08更新 | 27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一模地理试题

6 . 哈巴雪山位于滇西北三江并流处的高山峡谷区,最高峰海拔5396米,最低江面海拔仅为1550米。山势上部较为平缓,下部则陡峭壁立,是登山爱好者的入门级雪峰。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垂直分异显著,受人类活动影响小。下图示意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类型、年降水量和土层有机质含量的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攀爬哈巴雪山过程中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是(     
A.河谷底部亚热带植被茂密B.河床地带有风蚀乱石滩
C.山顶发育有刀刃状山脊D.山顶发育有流水侵蚀陡崖
2.该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质含量(     
A.随温度降低而减少B.随降水量增多而增加
C.腐殖质层>淀积层>淋溶层D.受温度和降水量的共同影响
3.灰化土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原因有(     
①温度较低,分解者活性弱②温度较高,植被生长茂盛
③降水较多,枯落物累积多④降水较少,土壤有机质流失少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形因子(海拔、坡位、坡度、坡向等)通过调节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养分以及枯落物厚度等因子影响林下濯草层植被的生长。林下枯落物利于保持土壤湿度,从而促进林下灌草的生长,但林下枯落物过多则会隔绝种子与地面,降低林下灌草的生物量。某研究团队以东北地区某距离村镇及道路较近的森林为研究区,统计不同地形条件下林下灌草的生物量,结果如图所示。研究区林下灌草受光照因素影响,生长速度呈现出与森林明显不同的季节变化,且高海拔处林下灌草生物量高于低海拔处。

(1)推测并说明研究区林下灌草生物量的季节差异。
(2)分析研究区高海拔处林下灌草生物量高于低海拔处的原因。
(3)说明谷底、平坡和平地林下灌草生物量较大的共同原因。
2024-05-2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四川有3962座水电站,可供给3亿人用电,但2022年的夏天,四川居然缺电了。

材料二雅砻江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型河流,流域气候条件十分复杂,同一地区山上阴湿多雨且气温低,河谷晴干少雨且气温高,可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202267日,国家首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标志性项目——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的腊巴山风电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图示意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分布。

(1)指出雅砻江流域内气候的区域差异。
(2)从气候和水文的角度,推测2022年夏天四川缺电的原因。
(3)说明雅砻江流域建设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
2024-02-07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2月期末地理试题
2024高三·上海·专题练习
9 . 热量与水分等因素对地处西北内陆的祁连山自然景观产生深刻的影响。据此结合祁连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祁连山北坡山麓到山顶呈现不同的自然景观,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2)祁连山南坡比北坡自然带的数量____,简述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____
(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对祁连山冰川及河西走廊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2024-02-0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难点15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与人类-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新高考专用)

10 . 一般典型山地植被带的高差都小于1000米,在我国南北分界线的秦岭北坡出现了落叶阔叶林带的垂直高差达到了2000多米的现象,这是世界上带幅最宽、结构最复杂的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如图示意秦岭北坡落叶阔叶林带的垂直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北坡山地落叶林带形成“超级垂直带”的原因有(     
①落叶林物种多②位于暖温带南界附近
③气候垂直差异小④地形坡度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在“超级垂直带”中形成不同亚带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降水D.坡度
2024-01-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友好学校第七十六届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