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若图中甲圈为自然资源,乙圈为能源资源,丙圈为可再生资源。下列选项中符合图中阴影所示的资源是

A.铁矿B.风能C.水电D.核能
2 . 下图中人类活动所利用的能源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A.太阳能路灯B.燃煤锅炉C.燃烧汽油的汽车D.地热发电

3 . 固体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2017年5月10日起,中国地质调查局从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开采出可燃冰。2017年7月9日14时52分,可燃冰的试采井在连续60天稳定产气后正式关井,这也标志着我国首次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取得圆满成功。下图为神狐海域位置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在神狐海域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则可能
A.缓解全球变暖
B.影响海洋生态
C.很快取代石油
D.改变海流方向
2.下列地形区中,可能有可燃冰分布的是
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D.东南丘陵

4 . 西沙群岛被誉为中国的“马尔代夫”,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海底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值高且对环境影响小。由于可燃冰大多埋藏在海底,目前没有国家进行商业化开采。我国于2017年5月在南海试开采可燃冰并获得成功,在可燃冰开发方面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可燃冰目前没有被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量少B.开采难度大C.对环境影响大D.海上交通不便
2.该群岛在夏季有时会出现带状波纹(见上右图),其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A.夏季风B.洋流C.潮汐D.地壳运动
3.我国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其主要意义是(  )
A.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B.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C.占领开采技术高端位置D.减轻我国空气污染
2019-04-0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下图中甲国2018年风电占该国发电总量的43.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风能属于
①矿产资源 ②气候资源 ③可再生资源 ④非可再生资源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甲地气候类型
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极地气候D.地中海气候
2019-01-31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6 . 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有关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B.利用太阳能发电是西藏主要的能源利用方式
C.利用太阳能发电,连续性好,投资少,收益大
D.太阳能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7 . 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分,石油植物属于(  )
A.矿产资源B.生物资源C.可再生资源D.非可再生资源
2018-07-2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三地理备考: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专项训练
8 . 干热岩是指一般温度大于200℃,埋深数千米,内部致密不透水的高温岩体,是一种新兴的地热能。2017年9月6日,我国在青海省首次钻获236℃的高温干热岩体。读干热岩发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前制约青海省干热岩规模化开采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市场C.技术D.气候
2.若规模化开采利用干热岩,将有利于我国
①缓解能源供应紧张 ②加快进入石油时代
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④有效改善大气质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07-16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广西柳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测地理试题
9 . 读我国2000年至2015年能源消费构成(柱状)及消费增速变化(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是(     )
A.以水能为主B.已进入石油时代C.能源利用多样化D.煤炭消费总量减少
2.关于我国能源消费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费总量先增加后减少B.消费总量持续减少
C.消费增速持续下降D.消费增速先上升后下降
10 . 下图为2001年全世界各种能源发电比例图(其他可再生能源:地热能、风能、太阳能和潮汐能)。读图,回答下题。

下列国家中,使用可燃烧的可再生能源和废物发电最多的国家为(   
A.中国B.俄罗斯
C.日本D.韩国
2018-05-0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十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