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孢粉是木本和草本植物的器官,能大量完好地保存在沉积层中。下图示意从青海湖沉积层钻孔中获取的距今不同年代的孢粉浓度变化,图示期间的青海湖草本植物多于木本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由青海湖沉积层钻孔获取的(     
A.孢粉总浓度、木本孢粉浓度、草本孢粉浓度B.草本孢粉浓度、孢粉总浓度、木本孢粉浓度
C.孢粉总浓度、草本孢粉浓度、木本孢粉浓度D.木本孢粉浓度、孢粉总浓度、草本孢粉浓度
2.距今12000~10000年期间,青海湖流域可能(     
A.气候湿润,趋于温暖B.气候干燥,趋于温暖
C.气候干燥,趋于寒冷D.气候湿润,趋于寒冷

2 . 下图中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B.火山、地震频发
C.森林砍伐D.臭氧层空洞扩大
2.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冰川融化B.全球变暖C.海水膨胀D.地面沉降
2022-02-1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挪威和瑞典是位于北欧的发达国家,也是著名的低碳国家,2018年能源转型指数分列全球一二名。在瑞典的发电总量中,大约有72%来自可再生能源。“极地、极寒、极光、极幸福”被列入该地区的旅游关键词。

材料二:挪威和瑞典区域示意图(图1)、2019年瑞典能源结构图(图2)。

材料三:近10000年来挪威雪线变化和近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图(图3)

(1)极光是由来自____层的____(太阳活动)进入地球磁场,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发光的现象。
(2)在挪威西侧海岸,多幽深的峡湾分布,海岸线曲折而破碎,海湾常深入内陆且崖壁陡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
(3)从图3中可知,挪威雪线和中国气温变化的趋势____。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1000年期间,全球气候处于____(填“温暖期”或“寒冷期”),此期间,图1中0℃等年均温线的位置会偏向____(填“高纬”或“低纬”)。
(4)挪威和瑞典的可再生能源比例较高,根据图2推测瑞典的可再生能源中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除太阳能外还有____________
2022-02-1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十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青藏高原古生物科考队在藏北伦坡拉盒地距今约2500万年的地层中发现了一片棕桐叶化石,棕桐树属于常绿乔木。近年来,在青藏高原陆续发现了多个新的、不同地质时期和地点的化石生物群。包括翠鲈、椿榆、来树等,表明地质时期的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远比现在要丰富,但是现在许多物种在这一地区逐渐消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伦坡拉盆地棕榈树生长时期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湿润B.炎热干燥C.寒冷湿润D.寒冷干燥
2.与地质时期相比,现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地质时期的人类不合理的活动B.青藏高原抬升引起的环境变化
C.季风气候的形成使降水量增加D.地质时期气候的冷暖交替变化

5 . 图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冰期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是(     
A.冰期ⅠB.冰期ⅡC.冰期ⅢD.冰期Ⅳ
2.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Ⅲ时期(     
A.温带北界偏南B.山地雪线上升
C.海洋面积更小D.全球温度更高
2021-11-29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全球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恐龙繁盛时期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     
A.暖湿B.冷干C.冷湿D.暖干
2.图示中陆地冰川面积最小的时期可能是(     
A.三叠纪B.白垩纪C.始新世D.第四纪

7 . 末次冰盛期(末次冰期的全盛时期)是地质历史时期最近的一个极端寒冷期。在末次冰盛期内,黄河中下游地区形成温带草原带,受季风环流变化的影响,中国大陆自然带位置与现今差异较大。下图示意末次冰盛期中国大陆自然带分布。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与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自然带对应正确的是(     
A.寒温带荒漠带;寒温带森林—草原带;温带森林—草原带;亚热带常绿森林带
B.寒温带森林—草原带;寒温带荒漠带;温带森林—草原带;亚热带常绿森林带
C.寒温带荒漠带;寒温带森林—草原带;亚热带常绿森林带;热带常绿季雨林带
D.寒温带森林—草原带;寒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森林带;热带常绿季雨林带
2.与现今相比,末次冰盛期东部季风区同一自然带位置(     
A.偏东、偏南B.偏东、偏北
C.偏西、偏南D.偏西、偏北
3.造成现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末次冰盛期成为温带草原带的因素有(     
①冰川覆盖面积大,下垫面增温慢②亚洲低压势力较强③海岸线偏东,距离海洋较远④夏季风势力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11-18更新 | 320次组卷 | 8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读“中生代时期气候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期气候特点是(     
A.暖湿B.冷干C.暖干D.冷湿
2.图示时期大规模灭绝的生物是(     
A.原始鱼类B.两栖类C.三叶虫D.恐龙
3.恐龙繁盛时期(     
A.被子植物繁盛B.陆地面积扩大,形成联合古陆
C.蕨类植物繁盛D.是主要的成煤期
2021-11-0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1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名校

9 . 反照率指对某表面而言的总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地表反照率是反映地表对太阳短波辐射反射特性的物理参量。下图为“1980~2012年33年期间格陵兰地区7月地表反照率距平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格陵兰地区7月地表反照率出现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其原因主要有(     
A.全球气候变暖B.全球气候变冷C.冰川融化减慢D.冰川面积扩大
2.分析格陵兰地区7月地表反照率变化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有(     
A.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B.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南扩展
C.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D.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
2021-08-10更新 | 76次组卷 | 3卷引用:课时分层作业11 全球气候变化——人教版地理必修1同步练习
10 . 读“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图示冰期中,气温最高的时期是(     
A.冰期ⅠB.冰期ⅡC.冰期ⅢD.冰期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