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下图为地球6亿年以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工业革命期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1)变化曲线。

完成下列各题。

1.地质时期,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B.频繁的火山爆发
C.生物的呼吸作用
D.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2.代表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9-02-10更新 | 667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期中)地理试题
2 . 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裸子植物繁盛时代为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时代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  )
A.暖湿B.冷干C.冷湿D.暖干
2.CO2增多,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
①喜马拉雅山雪线高度降低 ②蒸发加剧,温带地区粮食产量可能下降
③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方向延伸 ④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0-04-18更新 | 45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东源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题

3 . 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现代相比,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全球气候的总体特点是(     
A.暖湿B.冷湿C.冷干D.暖干
2.相对于新生代其他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     
A.海平面上升B.冰川范围扩大
C.全球平均气温较高D.许多生物向高纬度迁移
2022-11-14更新 | 162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洱海是云贵高原上的第二大湖泊,其西侧的点苍山森林茂密,众多溪流发源于此。历史上流域内气候干湿程度的变化会导致湖泊水域面积以及入湖处与湖心距离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入湖河流所携带泥沙的沉积条件。因此,科学家常常利用湖底沉积物粒径粗细的变化推断流域内的气候变迁。下面图1为云南点苍山和洱海地区示意图,图2示意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与其沉积时间的对应曲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1中点苍山东侧平原的成因是(     
A.地壳上升,流水侵蚀B.地壳下沉,流水侵蚀
C.地売上升,流水沉积D.地壳下沉,流水沉积
2.图1中甲地至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粗细的变化特点为(     
A.总体变粗B.总体变细C.先变粗,后变细D.先变细,后变粗
3.图示地区1300年至2000年气候干湿状况的变化为(     
A.变干一变湿一变干一变湿B.变湿一变干一变湿
C.变湿一变干一变湿一变干D.变干一变湿一变干
2021-01-12更新 | 190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甲、乙两个时期的海岸线变迁图,图中a、b为对应时期的月均温等值线(月份和温度值均相同)分布状况,在只考虑全球气温变化对海岸线的影响下,a对应甲时期,b对应乙时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乙时期相比,甲时期全球(     
A.大陆冰盖范围小B.平均气温高C.山地雪线低D.平均湿度小
2.根据图中等温线a、b位置的变化,推测下列关于该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B.盛行西南风C.南部炎热干燥D.受寒流影响
2023-08-30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2017年2月8日,格陵兰岛北端的气温升至0 ℃以上,引发世人关注。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极放大效应”现象的形成机制是       (  )
A.受高气压带控制,晴朗天气多
B.极昼时间长,海水热量收入多
C.海冰消融,海面的反射率下降
D.周边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剧增
2.受“北极放大效应”的影响,下列北极地区的现象中,首现日期推迟的是 (  )
A.苔原植物的花期B.北极鸭的北迁日期
C.入海河流的汛期D.沿海港口的封冻期

7 . 温尼伯湖是更新世冰期巨大的古冰川湖的残迹。大陆冰川消融初期,温尼伯湖湖水曾经通过雷德河流入密西西比河;随着冰川进一步消融,温尼伯湖湖水改由纳尔逊河注入哈得孙湾,湖面逐渐保持稳定。温尼伯湖现是加拿大第三大淡水湖,温尼伯河、雷德河、萨斯喀彻温河等多条河流分别从东、南、西三面注入。下图示意温尼伯湖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温尼伯湖从形成初期到湖面稳定时期,湖泊的蓄水量(     
A.先上升后下降B.持续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D.持续下降
2.温尼伯湖湖水外泄方向改变后,雷德河(     
A.径流量增大B.出现凌汛现象
C.结冰期延长D.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2021-05-12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1978-2015年间11月北极浮冰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北极浮冰面积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变大B.先变小后变大
C.变小D.稳定不变
2.下列年份中,北极浮冰面积最大的是(     
A.1978年B.1986年
C.1998年D.2006年
3.强冷空气南下会造成我国(     
A.海南出现台风天气B.河北雾霾加重
C.新疆出现融雪洪水D.湖南较大幅度降温
2020-12-14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18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

9 . 下图示意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第四纪生物进化说法正确的是(     
A.出现了脊椎动物B.裸子植物迅速发展
C.出现了人类D.蕨类植物迅速发展
2.图示中生代的气候特点是(     
A.冷湿B.冷干C.暖湿D.暖干

10 . 体感温度指人体所感受到的冷暖程度,转换成同等温度,会受到气温、风速与相对湿度的综合影响。下图是我国某省会城市某两年月平均气温和月总降水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第1年中的冬季相比,第2年中的冬季体感温度表现得更加(     
A.冷湿B.温湿C.冷干D.暖干
2.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该地适合发展(     
A.避暑旅游业B.避寒旅游业C.冰雪旅游业D.冬季蔬菜产业
2021-07-12更新 | 103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鹤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