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安徽省区域图,图2和图3为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手绘图。下表为2019年安徽省各地级市常住人口数(万人)、城镇化率(%)及面积(平方千米)。


城市常住
人口
城镇
化率
面积城市常住人口城镇
化率
面积城市常住人口城镇
化率
面积
阜阳825.944.629775宣城266.156.3312340淮北22765.882741
合肥818.976.3311445马鞍山236.169.124049铜陵164.157.163008
宿州570.0543.969787六安487.347.0914990池州148.554.928271.7
亳州526.342.228374安庆472.349.9813590黄山142.152.499807
淮南34965.045571滁州414.754.5413398
蚌埠341.258.585952芜湖377.866.416026

材料二:长江和淮河将安徽省分为三个区域,淮河以北为皖北,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为皖中,长江以南为皖南。据记载,近500年间淮河流域共发生洪涝350次。近半个世纪以来,平均每隔11年,淮河就发生一次大洪水。


(1)与皖北相比,皖南地区人口分布密度较_____(填密集或稀疏),造成这种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图中城市多沿河流分布,是因为河流可以为城市提供_____和_____条件。
(2)各地级市城镇化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简析随着人口的大量流入,合肥市在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在皖南地区常见到的传统民居是_____(填图2或图3),说出判断的理由。
(4)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2021-04-22更新 | 430次组卷 | 3卷引用:1.1 人口的分布(精练)-【精讲精练】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精讲精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 . 下图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描述加拿大人口分布的特点。
(2)分析加拿大人口分布特征的形成原因。
2021-04-21更新 | 36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 人口分布-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全面突破(人文地理)
3 . 读“我国某区域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人口分布特点。
(2)西藏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示区域存在大面积无人居住区,试分析原因。
(4)新疆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试分析原因。
2021-04-21更新 | 121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1 人口分布-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全面突破(人文地理)
4 .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 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图甲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乙为南疆人口分布图。


(1)图甲所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是 (填“高”或“低”),影响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2)据图分析南疆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3)与新疆相比,江苏面积小、矿产资源贫乏,所以江苏资源环境承载力更小,这种说法正确吗?谈谈你的看法。
2021-04-20更新 | 288次组卷 | 4卷引用:1.3 人口合理容量【核心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课堂精讲练(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 . 阅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麻涌入口约11万,其中外人口3万多。上世纪九十年代以,依托港口,引进外资企业近200家,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目前,东莞2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能够开发利用的所剩不多;东莞的1200万人口中1000多万是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难度很大;东莞的产值很高,但污染也很严重。


(1)比较说明广州、东莞、麻涌三个城镇的服务范围的大小及判断依据。
(2)简述大量人口流入东莞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3)简述东莞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材料二:下图示意我国中部某省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人口数之比。


(4)读材料二,概括该省2013年以来人口抚养比的特点。
6 . 阅读下面的图和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上海市连续10年来人口呈负增长,2004年调整了部分计划生育政策,有计划地安排部分夫妇生育第二胎,且取消了两胎的生育间隔,同时对终生不愿生育的夫妻不再奖励。

材料二四川是我国大省,但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以平武至盐源为界(如下图甲),东西人口差异悬殊。近年来,在四川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图乙中的a、b、c、d代表四种不同的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状况,其中最有可能表示上海的是_____,最有可能表示四川省的是_____。
(2)试比较川西、川东的人口分布情况,并简述原因。
(3)“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的出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上海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人口_____现象进一步加剧,这种现象会带来哪些问题?
20-21高一·全国·课后作业
名校
7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攀枝花位于金沙江畔,1953年的地质普查中攀枝花找到了钒钛磁铁矿而且呈带状分布的规律。同年4月22日,为了便于保密,国务院下发《关于攀枝花特区更名问题的批复》,同意将攀枝花特区改名为“渡口市”。1987年1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

材料二:“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2015年攀枝花市长张剡在中国(攀枝花)芒果产业发展论坛上以“孝敬爸妈,请带到攀枝花”向参会人员发出邀请。

材料三: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

材料四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
月均温/°C13.616.821.024.425.826.325.224.722.420.216.112.820.8
降水/mm4.23.510.011.745.4133.4207.1210.0140.961.220.51.5849.4
(1)根据材料1,从人口迁移的角度分析攀枝花建市的主要原因。
(2)从材料推测攀枝花市市长提出“孝敬爸妈,请带到攀枝花”的理由。
(3)为了吸引更多老年人口到攀枝花定居,简述未来该市的发展举措。
2021-04-18更新 | 1621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验收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20111日零时起正式开始,采用入户方式调查以下人口基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下面左图为"五普城乡人口结构图",右图为"六普城乡人口结构图"



(1)对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描述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三个年龄段(0~14岁、15-49岁、50岁以上)城乡人口结构发生的变化。
(2)推测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中上述三个年龄段城乡人口结构变化的趋势。
(3)"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分界线。请在答题卡的中国地图上绘出"胡焕庸线",并写出该线起止省份名称。
2021-04-17更新 | 1084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1人口的变化-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强化练
9 .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六次中国人口普查显示,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 390万人,年均增长0.57%;流动人口为2.6 亿人,比2000年增加1.2亿人,增长81%;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100)是118。

材料二 第六次中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年龄构成数量比重
0~14岁人口222 459 737人占16.60%
15~59岁人口939 616 410人占70.14%
60岁及以上人口177 648 705人占13.26%
注: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2000年上升6.3个百分点。
城镇人口66 557万人占49.68%
农村人口67 415万人占50.32%
注:与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第六次中国人口普查反映出的中国人口特点。
(2)从材料中可看出,目前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已是现代型模式,形成这种模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针对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我们可通过哪些措施来解决?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95亿人。常住人口总数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江苏省。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

项目总人口年龄结构(%)每10万人大学程度人数(人)城镇人口比重(%)
0~14岁15~60岁60岁以上
2000年12.66亿22.8967.159.93 61136.09
2010年13.39亿16.670.1513.268 93047.1

材料二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1)分析材料一中反映出的我国人口问题及相关成就。
(2)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分析说明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3)根据材料二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概括世界人口数量的阶段性变化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