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世界人口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分布不均,下列区域中人口分布较为稠密的是(     
①黄土高原②德干高原③刚果盆地④亚马孙平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阅读澳大利亚的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城市、铁路分布图和气候分布图。

材料二: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热;澳大利亚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分布和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简述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022-12-3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广南上海新纪元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地理试题
3 .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上海市正在通过构建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社区服务圈,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指市民以家为中心15分钟步行可达范围内,享有较为完善的养老、医疗、教育、商业、交通、文体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下图示意某社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服务设施分布。



(1)根据中心地理论判断,下列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等级较高的是(     
A.青少年(老年)活动中心B.老年日间照护中心
C.运动场馆D.公共文化场馆
(2)按照人口密度为5万人/km2,15分钟可步行约为1km,推算“15分钟社区生活圈”内服务人口数量约为________万人
(3)目前上海市养老设施达标的小区比例较小,推测最可能与之相关的原因。
2022-12-06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人口增长经过了漫长的历程,根据人口自然变动的特征,可将人口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下图为“人口发展模式图”。

材料二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海市外省来沪常住人口占总常住人口的42.1%。2010-202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8%,而2000-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4%。下表为“2020年和2007年上海市人口增长率”。


年份自然增长率总增长率
2020年0.15%0.2%
2007年0.3%5.1%

(1)在人口发展模式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分别代表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出生率为曲线___________、死亡率为曲线___________。并在图中绘制“自然增长率”曲线______
(2)上海人口增长特征属于人口发展模式四阶段中的___________时期。上海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自___________
(3)尝试分析上海市2020年总增长率大幅低于2007年的主要原因。
2022-12-06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2017年,沙特阿拉伯人口约为3255万,其中沙特阿拉伯公民约占62%。目前沙特阿拉伯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



(1)埃及移民占沙特阿拉伯目前人口的比重较大,简述其原因。
(2)说出沙特阿拉伯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的原因。
2022-12-05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广南上海新纪元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地理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当前城镇人口9.02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3.76亿人,专家认为高流动性“迁徙中国”已形成。

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人口比重及其变化数据”,下图为“全国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图”。

地区2020年人口占比与2010年相比人口占比变化%
东部地区29.932.15
中部地区28.83-0.79
西部地区27.120.22
东北地区6.89-1.2

(1)据表可知我国人口分布和流动不均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的净迁出人口数量最多B.西部地区完全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C.中部乡村劳动力流失问题较严重D.我国人口向经济欠发达区域集聚
(2)通过表“我国不同地区人口比重及其变化数据”,推测东北地区近10年人口迁移方向,并说明理由。
(3)通过城乡人口统计图,描述我国1953年-2020年的城镇化特点,并说明对乡村的不利影响。
2022-12-04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是划分我国东南、西北半壁及人口分布差异的界线。



(1)西北内陆地区总体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此类地区大多(     
A.海拔较低,热量充足B.地处山麓,临近河流
C.矿产丰富,工业发达D.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2)“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比重一直稳定少变,主要取决(     
A.计划生育政策B.人口迁移方向C.自然地理环境D.地域开放程度
(3)胡焕庸线两端点的城市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
(4)从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
2022-12-04更新 | 218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著名学者邦奇等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如图所示)。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东部。



(1)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填写每个人类大陆对应的数码。
东亚和东南亚_________、南亚_________、欧洲_________、北美东部_________
(2)图中四个人类大陆在地理大发现及二战后均是人口迁入地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人类大陆对我们的启示,合理的是(     
A.人类大陆的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比重大
B.亚洲人口分布比较均衡,但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C.人类大陆图除去海陆分布等干扰因素,形象直观
D.非洲和南美洲人口主要聚居在沿海地区

(4)描述人类大陆的纬度分布特点,并简述原因。
2022-12-04更新 | 347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大规模流动。人口的大规模迁移为城市建设注入生机,也给农村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在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安徽省部分城市位于长三角经济带的地理优势、政策环境优势凸显。产业梯度转移带动安徽省县域外出劳动力逆向流动。安徽省作为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第一梯度区域,近年来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迅猛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非农就业岗位,吸引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城镇化。下图示意2007~2017年安徽省人口省内流向变化图。新型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农业人口的就近就地城镇化(就近城镇化指原农村人口近距离迁移到家乡附近的市镇,主要界定为以地级市和县级城镇为核心的城镇化,区别于省际和省内跨地级城市的迁移),有利于引导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1)指出传统城镇化中农村人口迁移带来的农村社会问题。
(2)读图,描述2007~2017年安徽省人口省内流向变化的特征。
(3)说明就近就地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有利影响。
2022-11-17更新 | 260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广南上海新纪元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地理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Z村位于岭南某城市边缘,国道穿村而过,附近有高速公路出入口。2018年全村土地面积1605.2hm2,其中农林用地占85.36%;户籍人口3430人,常住人口2114人,外出务工人口占38.37%,村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该村经济以种植与养殖为主,仅有一家自办企业,服务业几乎空白;另有三家外来重工业企业和一个度假村,企业原料与市场“两头在外”。与2008年相比,2018年该村的农林用地显著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明显。下图反映2018年该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构成。



分析该村村民外出务工收入占比高的原因。
2022-11-04更新 | 108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广南上海新纪元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