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7 道试题

1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意味着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读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5年后,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A.少儿人口数量减少B.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D.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
2.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我国(     
A.仍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C.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得到解决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缓解

2 . 自2015年开始,中国的流动人口数量开始下降,出现人口回流现象。回流人口是指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务工人员因某些原因返回户籍所在地的人口,多为中西部地区农民工。下图为中国东部地区超大、特大城市流动人口回流意愿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人口回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规模越小,回流意愿越弱B.城市规模越大,回流意愿越弱
C.城市间经济差距越小,回流意愿越强D.城市间经济差距越大,回流意愿越强
2.结合图推断,以下符合我国人口回流特征的是(     
①东部地区南方特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回流意愿总体高于北方
②东部地区南方超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回流意愿总体高于北方
③东部内陆城市流动人口回流意愿总体低于沿海城市
④中国东部城市流动人口回流意愿总体偏低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人口回流对户籍所在地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城镇化发展B.户籍人口增加C.缓解资源压力D.完善养老制度
2022-08-01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统计,2018年底巴西人口数量为2.08亿。下图示意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巴西人口最稠密地区位于(     
A.北部热带雨林地区B.亚马孙河流域
C.巴西高原D.东南沿海地区
2.影响巴西北部地区人口密度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B.居民消费水平
C.对外开放程度D.气候
3.为了提高巴西人口分布的均衡性,可以(     
①改善内陆地区基础设施②在东部地区规划建设大城市
③在大城市周围建设卫星城④政府出台政策,鼓励人口向北部迁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 . 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下图示意我国新疆、西藏、山西、河北四省区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没有生态赤字的省区是(     
A.新疆B.西藏C.山西D.河北
2.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是(     
A.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强B.人口密度小
C.自然灾害少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强
2022-08-01更新 | 207次组卷 | 27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无人区”是指长期闲置的土地或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青藏高原独特的环境限制了人口的分布与有序发展,形成我国面积广大的“无人区”(如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无人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原地形,耕地较少B.海拔较高,气候恶劣
C.位置偏远,交通不便D.地处西部,经济落后
2.青藏高原南部人口呈条带状分布,最可能是因为(     
A.内陆至沿海,降水逐渐增多B.水草资源丰富,适合放牧
C.沿公路布局,对外联系方便D.沿河谷分布,热量充足

6 . 下表为黄山市第七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比表,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总人口家庭户规模人口性别比屯溪区人口占比
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1330565人2.50人102.3521.88%
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1358980人2.84人103.1716.88%
1.影响屯溪区常住人口占全市比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人口政策B.经济状况C.地形地势D.气候条件
2.黄山市家庭户规模变化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年轻人婚后独居增多B.住房条件改善
C.家庭子女数量减少D.生育政策调整
3.下列关于黄山市人口性别比(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变化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外出务工人员男性居多②女性老龄人口比重较大
③“男女平等”观念进一步增强④“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仍较浓厚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7 . 图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     
A.经济发达地区B.西部地区C.沿海地区D.中部地区
2.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     
①土地价格②空间距离③环境质量④工资水平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2022-07-16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请根据表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万人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
上海30.3-30.25215.42
北京59.7-72.8300.9
1.2010~2020年北京城市人口变化的特点和成因是(     
A.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经济B.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政策
C.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环境D.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气候
2.根据两城市人口变化特点,下列现象可能存在的是(     
A.引导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B.大量人口向附近省份的农村集聚
C.中心城区功能区分布呈同心圆结构D.两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
2022-07-1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在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中普遍存在“人户分离”现象,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2021年宣城市常住人口248.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万人,减少0.52%。宣城市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95.1万人,比2020年减少2.9万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53.6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广大务工人员“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有(     
①旧城的危房改造②经济的快速发展③户籍制度的限制④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
A.②③B.①②C.②④D.①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宣城市城市化水平在下降B.宣城市不存在人户分离现象
C.宣城市人口容量大于上海D.宣城市存在人口流失问题

10 . 2020年,深圳市常住户籍人口为514.10万人,常住非户籍人口为1249.28万人。2000年常住人口仅为700.88万。下图为2000年-2020年深圳市人口统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深圳市(     
A.2010-2015年间常住人口增速最快B.2010-2015年间户籍人口增速最快
C.2015-2020年间户籍人口增速趋缓D.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增速同步
2.2020年深圳市常住非户籍人口远远大于常住户籍人口的主要原因是(     
A.居住条件好B.人员流动性强C.交通便利D.户籍政策
3.大量非户籍人口对深圳市的积极影响是(     
A.提高出生率B.促进资源开发C.加速城市化进程D.减轻环境污染
2022-07-1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