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下为某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处于晚高峰(下班时间)的时段是
A.aB.bC.cD.d
2.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A.柏林(52°31′N,13°2′E)B.火奴鲁鲁(21°18′N,157°49′W)
C.东京(35°69′N,139°69′E)D.巴西利亚(15°47′S,47°56′W)

2 . 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B.地区间就业机会的差异
C.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D.地区间投资政策的差异
2.“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缓解人地矛盾B.改善环境质量C.降低住房价格D.带动服务业发展
3.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   
A.科技水平提高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
C.资源过度使用,利用率低下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2018-09-16更新 | 2031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暨临川一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近年来,春运期间民工从珠三角地区返回到中西部的“摩托大军”规模显著缩小,驾驶私家车返乡数量大幅增加。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收入水平B.舒适程度C.交通条件D.区域差距
2.春运期间,这种交通出行方式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A.缓解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B.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
C.加快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D.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
2018-04-13更新 | 5794次组卷 | 40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读2006年至2014年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劳动人民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2006年B.2010年C.2013年D.2014年
2.近20年来,我国劳动人口数量低增长甚至负增长是主要原因是
A.老龄化加剧,死亡率增高B.出生率低,人口增长缓慢
C.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增加D.劳动力跨国流动逐渐增多
5 .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示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_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___。
(2)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以上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型。
(4)对比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016-12-13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金溪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江苏省的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江苏省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材料2 江苏省资本、劳动力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比较江苏省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有何不同。
(2)干旱是甲乙两地共同面临的自然灾害,请分析两地干旱时间和成因的差异。
(3)说出该省的人口迁移流向。并简述对迁入地的影响
(4)结合材料2描述江苏1997-2007年资本、劳动力、技术创新等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特征和差异。
7 . 人口总迁移率=一定时期“迁入人口+迁出人口/该时期的平均人口×100%”,净迁移率=一定时期“迁入人口一迁出人口/该时期的平均人口×100%。”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4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05—2014年
A.人口净迁移率浙江高于江苏B.人口总迁移率安徽大于天津
C.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D.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2.2005—2014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C.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2016-11-26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读图,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关于图中四地人口状态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教育压力大B.乙地为发达国家
C.丙地劳动力不足D.丁地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9 . 下面左图为某国的甲地区“2013年人口年龄构成”图,右图为甲、乙两地在某国的位置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地所在州有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A市,原因是该市
①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        ②沿海地区地势较低,交通便利
③位于海湾内部,且受沿岸暖流影响    ④较少遭受飓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对甲地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严重失衡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大量迁入B.该地服役军人多
C.该地女性人口出生率低且大量迁出D.夏季到该地旅游度假人数多
3.该国是一个重要的茶叶进口国。图中所示乙地非常适合种植茶树。然而,采茶业却并未成为该地的农业生产部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现代科技B.劳动力C.交通D.市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