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5 道试题

1 . 人口重心变化反映了人口分布和迁移的空间变化,下图为1982-2020年我国人口重心变化轨迹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2-2010年,我国人口数量总体增长较快的区域是(     
A.东北部B.西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
2.1982-1990年,我国人口重心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环境B.政策C.经济D.交通
3.2010-2020年,我国人口重心变化会(     
A.促进南方地区经济发展B.使北方人口大幅度减少
C.提高全国的城镇化水平D.减少人口的跨省区迁移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2 . 滑沙,即乘坐滑板从沙丘顶自然下滑的一项娱乐活动。沙坡头景区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部,滑沙是绝大多数游客必然要体验的项目之一,其承载力受滑沙板承载力、滑道承载力、游客体验与感知承载力共同影响。下表为沙坡头景区滑沙体验项目的承载力综合测评结果,下图为新月形沙丘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影响因素承载力(人次/天)
滑沙板数量3240
滑道数量4153
游客体验与感知7200

1.根据图中沙丘形态,推测当地的主导风向为(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
2.为使游客体验滑沙的惊险刺激,滑道线路应选择图中的(     
A.线路OAB.线路OBC.线路OCD.线路OD
3.沙坡头景区滑沙体验项目的承载力瓶颈因子是(     
A.滑沙板数量B.滑道数量C.游客体验与感知D.生态环境

3 . 回流人口是指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务工后因某些原因返回户籍所在地的人口,多为中西部地区农民工。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之前的被称为第一代回流人口,他们回乡后大都回归农村,重操农业;之后的被称为新一代回流人口。江西省吉安市(地级市)人口流动状况在我国中西部人口流动中代表性较强,下图示意该地新一代回流人口回乡前后的职业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第一代回流人口相比,新一代回流人口回流的主要原因是(     
A.就业年龄失去了优势B.职业技能有显著提升
C.农村的生态环境改善D.中西部就业机会增加
2.调查发现,相比吉安中心城区,更多的回流人口愿意回到吉安市的下辖县城,主要原因可能是(     
A.县城与原户籍地的距离更近B.县城各项政策更具有吸引力
C.中心城区城镇化问题更严重D.中心城区就业机会少于县城

4 . 下图为某国人口和矿产分布示意图.该国总人口约3300万.国内人口分布很不均衡。图示分水岭以西区域主要为荒漠景观,以东区域主要为雨林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示区域甲、乙两地人口密度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土壤C.水源D.矿产
2.图示分水岭以西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土地资源B.淡水资源
C.科技水平D.开放程度

5 . 纳米比亚地处非洲南部(图),地广人稀,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核电所需的铀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为增强资源安全供应,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投资50亿美元在纳米比亚建设了湖山铀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纳米比亚人口稀少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交通D.矿产
2.与可再生能源相比,核能的突出优势是(     
A.清洁无污染B.大功率稳定供电
C.电站建设投资小D.利用技术要求低
3.湖山铀矿的建设运营对我国能源战略的积极影响有(     
①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状况②丰富我国清洁能源供应
③减少我国铀矿开发储备④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⑤提升我国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2022-07-14更新 | 56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统计马数据星示,2020年我国一、二、三产业产值占比分别为7.7%、37.8%、54.5%。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落阳开封为副中心,覆盖河南全境,射周边五个省份,总人口1.6亿人,是我国传统的商品粮、能源、原材料和制造业基地,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河南省加大投资力度,主动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下图示意河南省2010~2020年三大产业变化。

(1)在下图中标出甲、乙两点,分别表示2020年全国及河南省三大产业占比。

(2)根据材料,提出河南省优化产业结构的建议。
(3)结合材料分析河南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7 . 下图为2000~2020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净迁移规模(万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对人口的吸引力下降B.中西部地区对人口的吸引力提升
C.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减小D.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速度较快
2.2015~2020年间,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净迁移量出现了由大幅减少转向微弱减少的转折性变化,这与我国近年大力推行的哪些政策有关(     
①“一带一路”倡议②依法治国战略③乡村振兴战略④西部大开发战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8 . 读贵州省乌江流域各海拔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贵州省乌江流域人口分布与海拔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在海拔1000~1400m最多
B.人口数量在海拔2200m以上最多
C.海拔超过1400m后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
D.随着海拔的上升人口数量先下降后上升
2.关于贵州省乌江流域人口密度与海拔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海拔上升人口密度上升B.随着海拔上升人口密度下降
C.海拔1000~1200m人口密度最高D.海拔1200~1400m人口密度最高

9 . “人户分离”是指居民的常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现象。2021年5月11日,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众多、人户分离现象明显。下图示意我国人户分离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我国人户分离现象日趋明显,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户籍制度的存在B.乡村的快速发展
C.区域经济的差异D.人口的跨区流动
2.人户分离(     
A.利于人口普查数据的统计B.利于耕地的精耕细作
C.利于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D.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
2022-07-13更新 | 221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圣图线”(图)是俄罗斯的人口分界线,其西南侧人口稠密,东北侧人口稀疏。受自然环境、开发历史、社会经济等因素共同影响,俄罗斯“西欧洲密、东亚洲疏”的人口分布格局将长期存在。研究2010—2017的人口数据发现,俄罗斯的人口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莫斯科州外围区域却成为俄罗斯人口减少最快的区域之一。



(1)分析俄罗斯“圣图线”西南侧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原因。
(2)推测莫斯科州外围区域人口减少的原因。
(3)列举俄罗斯政府为促进东部地区的人口增长可采取的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