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0 道试题

1 . 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湖北省为我国人口流出大省,但近几年人口流出现象有所减缓,省内部人口流动加剧。下面左图为湖北省土地整治综合潜力级别分布图(综合潜力包括耕地的数量潜力、质量潜不和生态潜力),右图为湖北省等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湖北省各地区中土地人口承载力(     
A.西北区域大B.东南区域大C.西南区域大D.中部区域大
2.导致各区域人口承载力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B.地形C.气候D.环境质量
3.湖北西部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大量人口流动对该区域的主要影响是(     
A.区域经济发展放慢B.城市出现空心化
C.增加区域间交通压力D.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海南岛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23℃以上,最冷月均温一般在10℃以上。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秋季,在一些迎风海岸年降水量往往超过2,000毫米。全年有明显的旱雨季,冬季吹东北季风,形成旱季;夏季吹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富含水汽,形成雨季。近年,在海南买房居住的东北人越来越多,他们一般选择海南岛西部和南部的房子。下图为海南岛干湿状况分布示意图。

(1)说出夏季影响海南岛的西南季风的形成过程。
(2)指出海南岛气候状况的区域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3)分析东北人来海南岛购房多选择西部和南部的原因。
2024-02-28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豫南九校2022年高三上学期教学指导卷一地理试题

3 . 人口迁移率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平均人口数之比。在进行人口迁移率的计算时,往往把人口净迁入率设为正值,人口净迁出率设为负值。当前我国人口迁移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下图为2005年、2015年我国人口迁移空间分布格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两个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B.政策C.环境D.气候
2.2005—2015年,我国人口迁移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东北地区人口机械增长量增加B.西南地区人口数量净减少
C.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D.中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剧
2024-02-27更新 | 23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

4 . 生态足迹是指生产特定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消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面积。京津冀区域人均生态足迹远高于中国和世界平均水平。下表为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京津冀区域理论人口容量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区域人均生态足迹(hm2/人)实际人口规模/万人理论人口容量/万人
京津冀3.3108751318
北京市3.82115122
天津市2.71472240
河北省1.772884287

1.河北省理论人口容量远大于京津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体量大B.环境污染小C.土地面积广D.人口基数小
2.为降低京津冀人均生态足迹,最有效的措施是(     
A.扩大建设用地面积B.加大资源开发力度C.引导人口向外转移D.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沧源县拱弄村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境内山谷多,平坝少。在这里聚居的佤族在历史上是一个不太喜欢流动的民族,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村人们同外界交流增多,人口呈现向外流失趋势。目前该村现有农户319户,人口1395人,青壮年劳动力50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72人。下图为拱弄村位置示意图。

(1)结合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说明拱弄村人口向外流失的原因。
(2)评价拱弄村人口迁移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很多乡村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乡镇企业来实现乡村振兴,分析拱弄村不适合采取此措施的原因。

6 . 婴儿潮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一般会持续数年之久。曾有研究预测,我国将在21世纪前15年内迎来最新的一次婴儿潮,但并没有出现。据最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2020年为1.4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最新一次婴儿潮没有出现,其原因最可能是(     
A.生育观念转变B.育龄妇女减少C.人口流动加快D.人口老龄化加重
2.2021年我国人口增长特征短期内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劳动力短缺迅速加剧B.就业岗位急剧减少C.社会负担快速加重D.人地矛盾日趋尖锐

7 . 人口总抚养比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由儿童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构成。生育率通常指一年内出生活婴数与同期平均育龄妇女人数之比。下图示意印度历年总抚养比、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生育率的变化情况(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A.儿童抚养比、生育率、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
B.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生育率
C.生育率、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
D.生育率、老年抚养比、儿童抚养比、总抚养比
2.对该国100年间生育率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人口政策B.经济水平C.人口迁移D.自然灾害
3.该国为应对2020年后的人口变化,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①完善养老保障体系②实施鼓励生育政策③大量迁入国外移民④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8 . 苍南县位于浙江省最南端,东与东南濒临东海,西南毗连福建省福鼎市。苍南县地处玉苍山之南,属山地丘陵区,耕地资源十分有限。某学者基于建设空间、水资源和粮食供给能力三方面对苍南县人口容量进行测算,结果如下表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方案测算角度总人口
方案一基于建设空间容量角度220万人
方案二基于水资源承载量178.1万人-236.7万人
方案三基于粮食承载力角度153万人
1.苍南县的人口合理容量约为(     
A.220万人B.178.1万人C.236.7万人D.153万人
2.苍南县提高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降低人均消费水平,减少资源消耗B.加快城市发展,增加建设空间
C.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D.建设水利设施,增加水资源供给

9 .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是指雅鲁藏布江中部及其支流拉萨河和年楚河的中部流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一江两河”地区人口数量约占西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环境承载力高于西藏其他地区。下图分别为“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密度与距河流距离的关系图和“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密度与海拔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人口密度随距河距离增加而持续减小B.距河4千米范围内人口密度最大,人口分布均匀
C.人口密度随海拔的升高而不断减小D.海拔3600-3699米人口密度最大,人口总数最多
2.影响“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分布的根本因素是(     
A.经济因素B.自然条件C.政策因素D.历史因素
3.“一江两河”地区比西藏其他地区的环境承载力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生产力高B.人口密度大C.矿产资源丰富D.科技水平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读1981~2021年中国、日本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占总人口比重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91年后日本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环境人口容量增加B.社会负担加重C.企业用工成本降低D.男女比例失衡
2.为应对近十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变化,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A.鼓励国外劳动人口迁入B.推迟法定婚育年龄
C.提高就业人员福利待遇D.适当放宽生育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