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中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2.该直辖市是()
A.北京市B.天津市C.重庆市D.上海市
2018-06-09更新 | 12213次组卷 | 88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2 . 所谓“木桶效应”是指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读“木桶效应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     
A.森林资源B.矿产资源
C.土地资源D.水资源
2.能增加入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     
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发展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的死亡率   
④提高消费水平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3 . 2011年12月23日,广州市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 270.19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内,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读“广东省部分地区人口分布表”和“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广州提出的“1 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 500万”是指   (  )
A.环境人口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
C.环境承载力D.土地承载力
2.下列有利于提高广州“临界点”的措施是                                        
①减少人均建筑面积,提高人口密度 ②开发新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③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 ④改变居民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4 . 我国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反而“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
A.青藏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C.内蒙古地区D.新疆地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
B.我国西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低于人口合理容量
C.若实际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当地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D.若实际人口数量等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人口与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6 . 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可以将中国不同地区划分为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降低和快速降低四个类型。其中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和青藏高原等地区。下图是2000~2010年不同因素对我国四类地区人口密度变化的影响程度对比。图中的系数绝对值越大,对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越大;系数为正时,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为正相关,反之,为负相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人口密集省份B.山地丘陵地区
C.水源短缺地区D.经济落后省份
2.据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  )
A.初始人口密度较低,环境承载力大
B.医疗条件好,人口自然增长较快
C.发达的经济掩盖了人口密度过大的劣势
D.交通通达度高,是人口增加的主要“拉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人口迁移是指(  )
A.人口地理位置永久或长期地变化
B.人口由一个居住地到另一个居住地
C.跨越行政区界线的人口空间移动
D.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该人口居住
8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是(       
A.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B.永久性移民的比例没有大的变化
C.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D.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消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我国下列地区中,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A.青藏高原B.东北平原C.新疆南部的沙漠地区D.云贵高原
10 . 读我国黄河流域六省区的人口与面积比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为(     )
A.青海B.甘肃C.陕西D.山西
2.与山西相邻的M省区应为(   )
A.四川B.宁夏C.河南D.内蒙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