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1 道试题
1 . 下图为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地形角度,一般____(地形类型)是人类主要的居住地,但是巴西人口却主要集中在____(地形类型)上。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说明影响巴西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____
(2)下表为2011-2018年间巴西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表,判断该地主要的人口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0-1424.40%23.91%23.43%22.96%22.51%22.14%21.75%21.36%
15-6468.65%68.91%69.14%69.35%69.53%69.62%69.70%69.76%
65及其以上6.95%7.18%7.42%7.68%7.96%8.25%8.55%8.87%

2022-08-2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大型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的热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当时东北地区为什么能吸引如此多的人迁入。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图。


材料二山东某中学生小明调查“家族人口迁移”情况时,了解到他的爷爷在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1990年又从东北迁回山东,称为“雁南飞”。

材料三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可到了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


(1)由材料一可知,1980年前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____,这里突出的自然资源优势有哪些____
(2)1985年后人口迁移又称“雁南飞”现象,其产生原因是什么?该现象给山东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022-08-2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胡焕庸线作为中国人口空间的一道分界线,其形成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胡焕庸线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界线,以及人口百万以上城市分布等关联性较大(如图)。

材料二胡焕庸线能否突破?一些学者开展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见解。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的观点是:我国陆地国土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这种自然结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胡焕庸线的稳定性。这不是人的力量所能明显改变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盛和的观点是:在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多重因素的复合作用下,西北半壁有望迎来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提升经济与人口集聚能力,从而高质量突破胡焕庸线。

(1)指出图中a、b、c线所指的地理事物界线名称。
(2)说明胡焕庸线与人口百万以上城市分布的关系。
(3)分析胡焕庸线西北地区人口分布稀疏的原因。
(4)任选其中一位学者,概括其观点的地理要素。
2021-11-30更新 | 372次组卷 | 2卷引用: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核心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课堂精讲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72年,联合国专家考察了位于宁夏南部山区的西海固(包括西吉、海原、固原、彭阳等9个贫困县区)地区,称这里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地区逐步走出一条脱贫致富路。2020年11月,曾经“苦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告别绝对贫困。


近50年宁夏西海固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及变率

时间气温/℃气温变率降水/mm降水变率
20世纪60年代5.2468.8
20世纪70年代5.30.1395.3-73.5
20世纪80年代5.2-0.2398.53.2
20世纪90年代5.80.6403.75.2
21世纪00年代6.50.7365.0-38.7

注:气温和降水是指各年代的均值,变率是指改年代与上一年代的差值


(1)说出西海固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自然原因。

材料二:为了实现脱贫,西海固地区的西吉县采取了将部分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平原灌溉区闽宁镇。1997年我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启征程,闽宁镇成为福建省帮扶对象。该镇建设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种植菌类、蔬菜、葡萄,发展葡萄酒、电子装配等产业,已成功实现脱贫致富。


(2)结合资料,阐述闽宁镇脱贫致富的成功经验。
(3)简述生态移民对西吉县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材料三:西吉县精准施策、精心培育形成了马铃薯、草畜、冷凉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农业产业园已形成“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牛粪加工、有机肥加工—有机肥还田种植马铃薯、绿色蔬菜、优质牧草—牧草饲养肉牛”的循环模式,构建了集“种、养、加、销”一体化的农业链条。还建设百亩梯田高山观光温室果蔬园、农家餐饮中心、文化小广场等于一体的旅游观光园区。


(4)请你为西吉县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1-11-29更新 | 786次组卷 | 5卷引用:地理热点19 梯田-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5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共14.1178亿人,比2010年增长了7206万人,年均增长率0.53%;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人口地区分布差异增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各地区人口数量变化比重统计表(单位:%)

区域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

占比(%)

39.93

25.83

27.12

6.98

变化(%)

+2.15

-0.79

+0.22

-1.20


1.我国人口近十年来增长缓慢的原因(     
①育龄妇女人口数减少   ②生育政策的调整   ③养儿防老观念发生转变   ④养育成本提高
⑤人口老龄化严重   ⑥受教育年限延长,婚育年龄拖后
A.①②⑤⑥B.①③④⑥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
2.引起东北三省人口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老年人“候鸟式迁徙”B.矿产资源枯竭C.经济发展速度缓慢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3.根据人口数据分析,我国今后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适度降低城市化水平,解决城市化问题
B.控制东部人口数量,鼓励人口向东北部地区迁移
C.继续控制人口增长,采取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D.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
2021-06-07更新 | 420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1人口的变化-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强化练

6 . 南非平均人口密度为42.4人/km2,并且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人口重心便逐渐向西北方向移动。如图为南非人口分布示意图和约翰内斯堡的气候要素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断南非人口分布特点是(     
A.分布分散,人口密度差异小B.主要分布于地势低平地区
C.呈现多核心集聚特点D.近水源地呈带状分布
2.约翰内斯堡降水集中于11月至第二年1月份,原因是(     
A.西风带影响,热带大西洋气团控制B.沿岸暖流流经,增湿明显
C.气流受热上升,热带气旋活动强D.陆地低压中心,东南风增强
3.开普敦霜冻天数约为0,而约翰内斯堡霜冻天数较多,原因有(     
A.海拔较高B.冬季风强烈C.夏季太阳辐射弱D.寒流影响大
2021-11-23更新 | 375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热点35 季风-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厝(在闽南方言里,“厝”是房子)是指一种模仿“皇宫式”建筑风格建造的房屋,始于唐代,是闽南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埭尾村地处九龙江南溪下游,始建于明朝,现隶属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东园镇,为历史悠久的聚居地,也是古厝集聚地。目前,全村有276座古厝(包括从明朝留下来的40余座古厝)。古厝群傍水而建,建筑风格与格局由族人统一规划,按照“九宫”格局呈轴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屋顶多为硬山式曲线燕尾脊,红瓦屋面,石砌墙体,装饰工艺极为精湛。目前,该村古厝闲置比例较高,保护难度较大。该地正在试行“古厝生态银行机制”,以古民居为着力点,出台相配套的扶持政策,建立完善的闲置资产开发利用工作机制,实现将闲置古厝从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蝶变”。图示意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埭尾村地理位置。



(1)说明埭尾村成为历史悠久的聚居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埭尾村古厝闲置比例较高的原因。
(3)推测导致埭尾村古厝保护难度较大的原因。
(4)简述该地实行“古盾生态银行机制”的有利影响。
2021-09-23更新 | 972次组卷 | 6卷引用:卷05-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巩固拔高卷(全国卷专用)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疆地区现代与古代城镇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五座城市的位置特点及其原因。
(2)据材料一,分析从古到今城镇位移的规律是____。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二,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
9 . 阅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宁夏南部山区西吉、海原、固原三县沟壑纵横、干旱缺水、灾害频发,自然条件极其恶劣,贫困人口集中,是少数民族回族聚居地。1990年10月“西海固”1000多户百姓,搬迁到银川市近郊的永宁县境内玉泉营,在茫茫戈壁中的黄河灌区建村,之后20年间陆续接纳来自“西海固”移民4万多人。在解决温饱问题基础上,经过福建省对口支援,这里陆续发展了特色菌草产业、光伏产业、劳务产业、旅游产业,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



(1)与西海固相比,简述迁入地发展的有利条件。
(2)分析该地发展劳务产业的原因。
(3)概述西海固地区人口迁出后对当地地理环境的积极作用。
2021-05-28更新 | 19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一)

10 . 浙江省某市某中学开展乡土地理社会调查活动,分别选取了该市旅游、商业、工业、农业四个面积大致相当的功能区作为研究对象。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该市四个功能区2019年人口与经济状况统计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功能区的常住人口分别为1.7万、5万、8万、2万,圆心位置表示该功能区坐标值,扇形图表示其人口年龄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下列功能区中表示工业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甲功能区老年人口比重最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A.城市化导致劳动力向外转移B.环境优美吸引老人至此养老
C.经济因素使人口出生率下降D.医疗水平提高使死亡率下降
2021-05-28更新 | 276次组卷 | 4卷引用:热点06 城镇建设与城市转型-2022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山东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