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下图示意澳大利亚一处国家公园的区位,此处是观赏野生动物的胜地。下表为当地原住民对一年内季节的划分。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季节(按顺序)古吉格班格轮耶格乌尔真谷融滚弥冷
现象或特征怒吼的瀑布、咆哮的闪电死水潭、水鸟众多凉爽、晴朗凉爽、晴朗炎热干燥湿度递增
(1)判断卡卡杜国家公园所在地的气候类型____,并分析“耶格”季节气候特征的成因。____
(2)说出该国混合农业的生产模式优点。
(3)分析澳大利亚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
2022-09-20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叶尼塞河流域西侧沼泽广布的原因。
(2)简述A—B河段的水文特征。
(3)甲地农业生产以小麦种植为主。评价甲地小麦种植的自然区位条件。
(4)图示地区南部地区比北部地区人口密度高许多,试分析其原因?
2022-08-3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新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山西传统村落呈集聚型分布特征,自然地理区位具有强烈的低海拔、低坡度、“亲水性”取向。下表示意2000一2010年山西省传统村落人口类型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人口类型2000年2010年
村落数量主要分布区村落数量主要分布区
年轻型12晋城的阳城、泽州,长治的武乡、平顺以及吕梁的柳林、石楼、交口、汾阳地区9晋城的阳城,长治的平顺,晋中的昔阳以及吕梁的柳林、石楼、交口、汾阳地区
成年型152大片分布在晋中盆地南部的灵石、孝义、文水,长治的平顺、长治县,晋城的高平、陵川、阳城、泽州以及临汾一运城盆地地区74主要分布在晋中的灵石,长治的长治县以及晋城的高平
老年型122主要分布在晋中、晋北地区203其他区域

1.导致山西省2000一2010年传统村落人口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B.政策C.经济D.文化
2.山西省传统村落人口类型的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人地矛盾加剧B.村落出现空心化C.村落规模扩大D.村落经济快速复苏
4 . 下图示意澳大利亚一处国家公园的区位,此处是观赏野生动物的胜地。下表为当地原住民对一年内季节的划分。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季节(按顺序)古吉格班格轮耶格乌尔真谷融滚弥冷
现象或特征怒吼的瀑布、咆哮的闪电死水潭、水鸟众多凉爽、晴朗凉爽、晴朗炎热干燥湿度递增
(1)判断卡卡杜国家公园所在地的气候类型____,并分析“耶格”季节气候特征的成因。____
(2)说出A地附近重要农业区的生产模式优点。
(3)分析澳大利亚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
2022-09-0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涉及上海、江苏、江西、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长江经济的发展加入了生态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略图。



(1)按四大地区划分,图中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穿越本区东部地区的南北铁路干线是____
(2)简述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区位因素。
(3)改革开放以来,四川、重庆、贵州等地人口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近年,个体劳动力流动向家庭化迁移转变体现了____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贵州实施易地搬迁扶贫政策,影响迁出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____
(4)若长江上游地区植被遭大规模破坏,会加剧当地____,使甲地区河道____,发生洪劳灾害的可能性____,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022-07-1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武汉市城区图:

材料二:下图为武汉市迁入人口的来源地构成图及武汉市迁入人口就业结构图.

材料三:下图为主要人口迁出省份迁往武汉市的人口统计图.

(1)简述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
(2)根据材料说明武汉市迁入人口的地区构成特点?
(3)分析人口迁入对武汉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2019-07-11更新 | 1758次组卷 | 25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图和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


      

材料二   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



(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哪几个省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2)以我国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
(3)材料二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4)材料二中,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      (变大或变小),试分析其原因。
8 . 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区域图。图中乙半岛在第四纪冰期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图中甲海域附近是世界著名渔场。

   

(1)据图推断乙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2)指出第四纪乙半岛的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塑造的地表形态。
(3)描述图示半岛聚落空间分布特点。
(4)分析甲附近渔场冬季渔业捕捞的不利自然条件。
2024-04-15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德国是一个以平原和山地为主的国家,但绝对高山并不多,山地间多宽广的河谷。稳定温和是德国气候的总体特征。德国在欧洲中心的地理位置突出,它是东欧和西欧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和地中海之间的交通枢纽,水路、陆路和航空线路都要经过德国,被称为欧洲的“十字路口”。

材料二、德国是一个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国家,城市化率达90%。德国城市布局以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为特点,没有超大规模的巨型城市,即“去中心化”发展模式。以鲁尔区为例,该区有500多万人、50多座城市。在德国各类企业中,有相当多数量的企业分布在乡镇,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德国排名前100的大企业中,只有个别企业将总部放在首都柏林。

材料三、下图为德国高密度人口聚集区分布图

(1)概括德国城市的等级规模和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德国城市等级规模和人口分布具有上述特征的原因。
(3)说明“去中心化”发展模式对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意义。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巴基斯坦部分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 伊斯兰堡是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是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瓜德尔是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西南端城市,瓜德尔港是天然深水港,距离霍尔木兹海峡大约400 km。巴基斯坦政府已同意修建瓜德尔至中国新疆喀什的铁路。


(1)推测巴基斯坦的人口分布特点,并说明推测的依据。
(2)分析瓜德尔港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3)简述喀什-瓜德尔铁路的修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4)有人认为应加强印度河流域棉花基地的建设,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