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4 道试题
21-22高一·全国·课后作业
1 . 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口迁移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B.国际人口迁移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C.目前国际人口迁移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D.人口迁移是区域人口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
2022-03-06更新 | 361次组卷 | 4卷引用:1.2人口迁移(同步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 . 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B.地区间就业机会的差异
C.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D.地区间投资政策的差异
2.“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缓解人地矛盾B.改善环境质量C.降低住房价格D.带动服务业发展
2022-03-06更新 | 1473次组卷 | 67卷引用:1.2人口迁移(同步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3 . 读我国某年四城市人口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考虑,其中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就业机会最多的城市是(     
A.①B.②C.③D.④
2.城市②可能位于我国的(     
A.西北内陆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沿海地区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表1:某地区未来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耕地/hm2森林面积/hm2淡水/m3
0.10.12000

表2: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人口/万面积/km2耕地/km2森林面积/km2年径流总量/m3
620022万8万7.5万5105亿

材料二: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由材料一表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____,森林面积____,淡水____
(2)未来对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限制最大的因素是____,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____
(3)未来对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限制最小的因素是____,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____
21-22高一·全国·课后作业
名校

5 . 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对外开放程度、科技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是制约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A.科学技术—获取资源数量—人口容量B.人口文化—生活消费水平—人口容量
C.科技水平—人口容量—资源获取数量D.人口文化—人口容量—生活消费水平
2.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数量B.科技发展水平C.消费水平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21-22高一·全国·课后作业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一亿之内,一般在7000万以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亿,出现了清朝时期的人口高峰。

材料二:开发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物番薯、玉米,中国人多食粮食少食肉的生活习惯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

(1)乾隆年间的中国能否养活今天的13亿人口?为什么?
(2)中国人若是有少食粮食多食肉的生活习惯,则乾隆年间的3亿人口数将会怎么变化?
(3)总结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2022-03-06更新 | 241次组卷 | 2卷引用:1.3人口容量(同步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7 .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协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人均物质消费量B.自然资源数量C.人均粮食消费量D.科技发展水平
2.下列地区中,单位土地面积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A.珠江三角洲B.东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青藏高原
2022-03-06更新 | 1241次组卷 | 22卷引用:1.3人口容量(同步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8 . 在我国一些偏远的山区农村,土地抛荒现象非常严重。政府出台相应的处罚政策,明令凡耕地无故抛荒两年以上者,政府可对该土地享有承包权利的农户予以罚款或者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处罚。于是,多地出现“土地白送,倒贴工钱”雇佣劳力种田的奇怪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偏远山区农村土地抛荒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A.农村劳动力不足B.农业产量不稳定C.城乡经济差距大D.土地退化严重
2.能有效解决山区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的措施有(     
①实行土地分散承包②推广精耕细作③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④流转土地承包使用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04更新 | 1510次组卷 | 16卷引用:2.3?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9 . 近几十年来,日本出现了房屋空置现象且日趋严重,房屋空置数量和比率的提升不仅降低了居民的生活品质,而且阻碍了日本经济发展。截至2018年10月,日本房屋空置数量和房屋空置率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下图为日本房屋空置数量和空置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日本房屋空置数量和房屋空置率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严格的户籍管理B.人口年龄结构
C.人口迁出率D.男女性别比
2.日本东京城市圈等城市空置房现象并不突出,其主要原因是(     
A.规划住宅用地较少,地产开发规模小B.处于城市化起步发展阶段,住房紧张
C.育龄妇女生育年龄较低,数量较多D.青壮年劳动力较多,住房需求量较大
3.近年来,我国中部地区农村住宅空置现象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人口出生率远低于城市B.新农村建设,扩建娱乐设施
C.农村居住成本高,人口流失D.人口大量流动及城镇化发展
2022-02-21更新 | 2125次组卷 | 19卷引用:2.3 城镇化(同步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1-22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城镇与交通线布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山脉南北两侧聚落布局的主导因素分别为(     
A.水源、热量B.热量、水源C.交通、交通D.水源、水源
2.推测图示区域中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是(     
A.金昌B.西宁C.银川D.兰州
2022-02-15更新 | 1497次组卷 | 14卷引用:1.1 人口的分布(精练)-【精讲精练】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精讲精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