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8 道试题

1 . 人口分布及变化不仅影响着国家领土安全、经济社会发展、资源能源配置、产业优化布局等,也受国家人口与经济宏观政策所调控。21世纪以来,俄罗斯的人口增减空间分布发生了变化,但以“圣彼得堡—图瓦”线为分界线的人口分布格局并未发生明显改变。下图示意2010~2017年俄罗斯人口增减空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1世纪以来,俄罗斯的人口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改变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B.资源分布C.经济水平D.人口政策
2.2010~2017年俄罗斯西北部北冰洋沿岸地区的人口急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该地气候恶劣B.该地产业结构调整
C.周边资源开发D.大城市的虹吸效应
3.为优化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俄罗斯应(     
①促进区域协调平衡发展   ②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③放开外来人口限制政策   ④参与亚太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更多的人口,说明南方地区(     
A.生活消费水平更高B.矿产资源更丰富C.草场资源更丰富D.资源利用条件更优越
2.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主要途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2-09-05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

3 .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从2015年开始,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从此前的持续上升转为缓慢下降。201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为2.47亿人,比2014年下降大约600万人。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比2015年减少了171万人,2017年继续减少了82万人,2017年为2.44亿人。在新生代流动人口中,“80后”所占比重为35.5%,其次是“90后”,占24.3%。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流动人口长期保持较大规模的关键因素是(     
A.区域差异B.产业规模
C.落户政策D.经济结构
2.近几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有所减少,说明(     
A.农业的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增加
B.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
C.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日益缩小
D.全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开始有所改善
2022-09-0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该城市新流入常驻人口/全国所有城市新流入常驻人口均值的比值。一直以来,上海都是我国人口吸引力指数最高的地区之一。大量人口迁入,使上海的人口密度不断增大,2018年人口密度达3814人/平方千米,成为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材料二:下图为1990~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上海和全国老年人口比例对比图。


材料三:2015年9月,联合国发布数据称,欧洲将迎来“战后最大难民潮”,源源不断的难民主要来自叙利亚、利比亚等战争、局势动荡地区。据了解,此次难民潮有大批难民选择前往德国。德国的经济发达,当前人口出生率和失业率都很低,政府和民众对难民持欢迎态度。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大量人口迁入对上海产生的有利影响。
(2)与全国相比,上海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指出这种现象给上海带来的不利影响。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大量叙利亚难民选择到德国避难的原因。

5 . 我国部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长期稳定居住工作,呈现“流而不动”的状态。同时,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趋势明显,夫妻共同流动比例高,子女随迁较为普遍,老年父母随迁增加,这对流动人口居住地点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下图示意广州市不同类型流动人口、本地市民的就业地和居住地距离的对比。调查显示,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并未导致住房开支显著增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流动人口与本地市民的职住距离差异明显,其主要原因是流动人口(     
A.收入水平较低B.家庭结构简单C.租房比例较高D.职业选择较少
2.与其他类型的流动人口相比,独居者选择居住地点时更多考虑的是(     
A.租金水平较低B.房屋面积大C.教育设施齐全D.交通区位好
3.广州市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并未导致住房开支显著增加,主要得益于(     
①郊区城市化②逆城市化的发展③住宅区快速扩张④就业地向外地迁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京津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地区,但近年来该地区农业劳动力数量持续减少。下表示意京津冀县域60岁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农业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2005年2010年2015年
平均值5.5%9.43%19.16%

1.2005—2015年京津冀地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经济水平低B.自然环境日趋恶劣C.农业基础设施完善D.农业劳动力数量少
2.目前缓解京津冀地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的有效措施主要有(     
①推进农业现代化②提高劳动力素质③加快农村土地流转④制定政策,限制年轻人外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09-0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7 . 读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该地区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时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速度比②时快B.③时人口增长以迁入为主
C.④时当地人口数量达最小值D.⑤时青少年人口比例较大
2.④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变化B.为了减缓老龄化现象
C.经济落后,大量人才外流D.留守儿童问题使父母返乡务工

8 . 根据家庭中的代际人口结构,家庭户可分为一代户、二代户、三代及以上户等。一代户主要形式有独居、夫妻二人、空巢老人等。据统计,2020年全国“一代户”比重较10年前上升15.3%,高达49.5%。图为2010~2020年我国部分省区一代户比重数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代户比重增幅最快的是北京市
B.2020年一代户比重最高的省区位于东部沿海地区
C.2020年我国各省区一代户的人口数量,陇高于豫
D.位于第一级阶梯的省区一代户比重增幅高于全国水平
2.近10年来我国一代户比重迅速上升,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人口老龄化②家庭小规模化③生育观念④生育政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社会经济越发达,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但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对比城市与农村,许多国家普遍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下图是我国近20年来不同地区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倒置度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B.2004年后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度增长迅速
C.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更加明显
D.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度差距加大
2.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A.城乡发展差距缩小B.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
C.农村养老压力减轻D.城市空心化程度增强
2022-09-02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地理试题

10 . 加拿大不同乡村地区出现了两类人口迁移导致的老龄化:一类是大量年轻人口迁出导致的残留老龄化,一类是大量退休老人迁入导致的集聚老龄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加拿大不同乡村地区出现两类人口迁移导致的老龄化,主要取决于不同乡村(     
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②年龄结构差异③自然环境差异④人口密度差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推测退休老人迁入导致的老龄化乡村,其快速增长的产业部门是(     
A.林业B.制造业C.生产性服务业D.生活性服务业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