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00 道试题

1 . 百度迁徙是百度在春运期间推出的一个项目,启用百度地图定位可视化大数据播报国内春节人口迁徙情况,其规模指数功能反映迁入或迁出人口规模,指数越高表明迁徙人口越多,下图是2019年和2020年春运期间武汉迁出与迁入规模指数比较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2019年和2020年春运期间武汉迁出与迁入规模指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政策C.文化D.经济
2.监测人口出入、分析和判断人口流动可以为春运调度提供有力的依据。其中,分析和判断人口流动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技术B.GPS技术C.GIS技术D.数字城市
2024-03-1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2 . 每年春运期间,全国各大城市都有大量的人口进出,2017年春运时间为2017年1月13日一2月21日,下图为2017年春节前后武汉的人口流入和流出数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流入人口相比,2017年春运期间武汉市流出人口(     
A.波动较大B.比较平稳C.居高不下D.数量相对较多
2.2017年春运即将结束前,武汉市出现流入人口小高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务工B.经商C.培训D.返校
2024-03-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原名校2022年高三一轮复习检测联考卷地理试题

3 . 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湖北省为我国人口流出大省,但近几年人口流出现象有所减缓,省内部人口流动加剧。下面左图为湖北省土地整治综合潜力级别分布图(综合潜力包括耕地的数量潜力、质量潜不和生态潜力),右图为湖北省等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湖北省各地区中土地人口承载力(     
A.西北区域大B.东南区域大C.西南区域大D.中部区域大
2.导致各区域人口承载力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B.地形C.气候D.环境质量
3.湖北西部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大量人口流动对该区域的主要影响是(     
A.区域经济发展放慢B.城市出现空心化
C.增加区域间交通压力D.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海南岛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23℃以上,最冷月均温一般在10℃以上。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秋季,在一些迎风海岸年降水量往往超过2,000毫米。全年有明显的旱雨季,冬季吹东北季风,形成旱季;夏季吹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富含水汽,形成雨季。近年,在海南买房居住的东北人越来越多,他们一般选择海南岛西部和南部的房子。下图为海南岛干湿状况分布示意图。

(1)说出夏季影响海南岛的西南季风的形成过程。
(2)指出海南岛气候状况的区域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3)分析东北人来海南岛购房多选择西部和南部的原因。
2024-02-28更新 | 239次组卷 | 2卷引用:豫南九校2022年高三上学期教学指导卷一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沧源县拱弄村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境内山谷多,平坝少。在这里聚居的佤族在历史上是一个不太喜欢流动的民族,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村人们同外界交流增多,人口呈现向外流失趋势。目前该村现有农户319户,人口1395人,青壮年劳动力50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72人。下图为拱弄村位置示意图。

(1)结合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说明拱弄村人口向外流失的原因。
(2)评价拱弄村人口迁移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很多乡村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乡镇企业来实现乡村振兴,分析拱弄村不适合采取此措施的原因。

6 . 人口总抚养比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由儿童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构成。生育率通常指一年内出生活婴数与同期平均育龄妇女人数之比。下图示意印度历年总抚养比、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生育率的变化情况(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A.儿童抚养比、生育率、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
B.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生育率
C.生育率、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
D.生育率、老年抚养比、儿童抚养比、总抚养比
2.对该国100年间生育率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人口政策B.经济水平C.人口迁移D.自然灾害
3.该国为应对2020年后的人口变化,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①完善养老保障体系②实施鼓励生育政策③大量迁入国外移民④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读1981~2021年中国、日本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占总人口比重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91年后日本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环境人口容量增加B.社会负担加重C.企业用工成本降低D.男女比例失衡
2.为应对近十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变化,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A.鼓励国外劳动人口迁入B.推迟法定婚育年龄
C.提高就业人员福利待遇D.适当放宽生育政策

8 . 202278月,全国各地的2021年出生人口数据陆续更新。近十年来国内出生人口的高峰是在2016年,2016年和2017年出生人口分别达到1883万人和1765万人。但2017年之后,出生人口数量持续下降。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近十年出生人口和出生率情况

   
1.2016—2017年人口出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青壮年比重升高B.养育成本降低C.人口基数最大D.计划生育政策放宽
2.推测2017年后我国出生人口数量持续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A.就业结构B.性别结构C.年龄结构D.教育结构

9 . 下图为某日微信同时在线人数分布地图,亮点密集表示用户数量多,在线人数分布地区差异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人口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特点为(     
A.东北多,西北少B.经济落后地区多,经济发达地区少
C.东南多,西北少D.东南少,西北多
2.形成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是(     
A.自然环境B.民族分布C.国家政策D.宗教信仰
2024-01-29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理科)

10 . 婚配性别比是指在初婚市场中,某年龄段可供选择的男性与女性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2010-2030年的我国城乡大龄未婚人口(33~40岁)婚配性别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农村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明显高于城镇,主要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乡贫富差距大,女性城市集中度高B.农村男青年素质偏低,缺少技术
C.居住偏僻,交通条件差D.家庭贫穷,经济收入低
2.预测未来20年,我国大龄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发展趋势及原因是(     
A.下降经济发展B.上升婚育观念
C.上升国家政策D.下降人口迁移
3.当前我国广大乡村地区为了缩小婚配性别比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振兴乡村,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②鼓励生育,宣传男女平等
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④实行合村并镇,减少乡村数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1-26更新 | 1069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