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1 道试题

1 . 继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为一线城市后,2022年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等15个城市成为新一线城市。下图是我国部分城市吸引力综合评价立体图,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DP衡量,城市舒适性用教育、文化和交通资源衡量,人才政策用落户、安居、就业创业衡量。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沈阳人才政策指数最高B.南宁城市舒适性指数高于昆明
C.杭州的经济发展指数高于青岛D.呼和浩特综合评价指数最高
2.新一线城市吸引一流大学毕业生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基础设施完善B.户籍政策宽松C.交通通达度高D.经济发展活力
3.一流大学毕业生流入新一线城市可以(     
①降低人均工资水平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③提高城市化水平④减轻公共服务压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1-07更新 | 248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重点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2 . 判断人口迁移的标准:空间位移、____变更和时间限度。
2024-01-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1讲 人口-【寒假自学课】2023年高一地理寒假精品课(人教版2019)

3 . 柘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农业发展基础较好,是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县内交通便利。图示意20062020年柘城的城—镇—村人口层级结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2006—2020年,柘城的城—镇—村人口层级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县城工业化发展②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③村域特色产业发展④村域学校数量减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为优化该县金字塔形人口层级结构,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A.县城承接外地产业转移B.促进“一镇一品”优势产业发展
C.改善村域基本服务设施D.合理推进优质耕地资源流转
2024-01-05更新 | 37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高考预测地理试题(08)

4 . 人口迁移格局变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相互影响,提高人口与产业的空间匹配程度将有助于减少区际经济差距,下图示意2000-2015年中国制造业重心与人口迁移重心的空间格局与变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15年间,我国迁入人口与迁出人口重心转移的共同方向是(     
A.2000-2005年向东南迁移B.2005-2010年向东北迁移
C.2010-2015年向西南迁移D.2000-2015年向西北迁移
2.2000-2015年,重心转移方向最稳定的产业类型是(     
A.劳动密集型B.能源密集型C.技术密集型D.资本密集型
2024-01-05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20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备战2024高考地理二轮必刷选择题(人教版2019)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5 . 城市等级影响流动人口适应和融入城市社会的程度。有学者将居留意愿分为甲、乙、丙三类,以此为基础对不同城市流入时间超过半年的人口进行居留意愿的调查。图为调查数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中信息可推知(     
A.城市等级越高丙类居留意愿表现越强
B.县级市具有甲类居留意愿的人口最少
C.丙类居留意愿在乙类居留意愿基础上形成
D.甲类居留意愿人口多于乙类居留意愿人口
2.普通地级市和京沪深乙类居留意愿率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环境B.年龄结构
C.就业机会D.生活成本
3.京沪深丙类居留意愿高于其他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     
A.落户门槛B.公共服务资源
C.人口密度D.城市空间规模

6 .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比(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下图为我国某年四地人口年龄结构占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体现的“人口红利”优势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甲>丙>乙>丁B.乙>甲>丙>丁C.丙>乙>丁>甲D.丁>丙>甲>乙
2.下列城市中,最符合乙地人口结构的是(     
A.北京B.鹤岗C.宁波D.大连

7 . 结合中国第六、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2020年期间,广东常住人口新增2183.06万,是人口增量第一大省。其中,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经济区域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下表为近十年广东四个经济区域常住人口的统计情况(单位:万人)。完成下面小题。

经济区域2010年常住人口2020年常住人口
珠三角5622.957823.54
粤东1682.471631.84
粤西1525.551576.66
粤北1609.971591.96

1.广东四地区中,近十年人口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珠三角B.粤东
C.粤西D.粤北
2.近十年广东各地常住人口的变化说明(     
A.交通条件显著改善B.区域差异有扩大趋势
C.生态环境破坏严重D.城市建设有趋同特征
2024-01-01更新 | 191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8 . 经过十几年不懈努力,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新农村建设工程取得重大进展,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下图为浙西某县宅基地利用转型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Ⅰ阶段乡村宅基地闲置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B.乡村生态环境恶化
C.大城市人才引进政策D.城乡户籍制度调整
2.宅基地利用转型对乡村振兴成效较小的是(     
A.村庄布局合理B.吸引人才返乡C.住宅面积扩大D.补充耕地绿化
9 . 影响人口迁移的人文因素
(1)____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受其影响,人们常常迁往经济发达或就业机会多的地区。
(2)____、军事、____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
2023-12-3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1讲 人口-【寒假自学课】2023年高一地理寒假精品课(人教版2019)
10 . 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因素
(1)____优美、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的地区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拉力。
(2)环境问题、____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
2023-12-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1讲 人口-【寒假自学课】2023年高一地理寒假精品课(人教版2019)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