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下图是2000至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A.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B.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C.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D.人口数量增加的都是东部省级行政区
2.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     
A.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B.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C.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D.经济水平是导致人口迁移的唯一原因
2021-09-1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共14.1178亿人,比2010年增长了7206万人,年均增长率0.53%;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为我国带来了新的人口质量红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近十年来增长缓慢的原因(     
①育龄妇女人口数减少   ②生育政策的调整   ③养儿防老观念发生转变
④养育成本提高   ⑤人口老龄化严重   ⑥受教育年限延长,婚育年龄拖后
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⑥D.③④⑤⑥
2.关于进一步提高我国人口质量红利,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精简学校和教师数量,打造高精尖的优质高校
B.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培养新经济所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C.加强劳动力专业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D.制定相关政策,引进国外高科技人才
3.根据人口数据分析,我国今后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适度降低城市化水平,解决城市化问题
B.控制东部人口数量,鼓励人口向东北部地区迁移
C.继续控制人口增长,采取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D.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4年2月2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8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45亿人。(以上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数据)

材料二:2000-2010年上海和全国人口增长率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示意图(全国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数据)。



(1)指出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2)简述上海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的原因,并分析其对上海发展的有利影响。
(3)结合材料二分析目前上海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并说出该问题给上海带来的影响及应对该人口问题的措施。
4 . 读东南亚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巴厘岛不具有的自然旅游风光是(       
A.热带雨林葱郁B.温暖的海水和海浪
C.奇特的火山群D.蜿蜒曲折的峡湾海岸
2.印度尼西亚鼓励A岛向B岛移民,其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A.促进B岛经济开发与发展B.缓解A岛的人口压力
C.实现本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D.提高B岛人口自然增长率
5 . 读我国人口漫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人口漫画图(左图)反映的主要问题及原因__________。

近年来,我国东北三省和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候鸟老人”组团“迁徙”的现象日渐普遍。


(2)说明现象对“迁入地”海南省地理环境的影响。
6 . 下图为上海市常住人口数量与增速变化图。据统计2000年上海外来总人口排名前10位中,安徽排名第一,占外来人口总量的32.296,但2010年安徽流入上海的人口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占上海外来总人口的29%。

结合材料,分析2010年上海外来人口中安徽籍人口所占比重下降的原因。
2018-07-23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合肥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截止2011年10月底经过综合治理,新疆塔里木河已实现连续17个月不断流,一度断流的下游地区草木复苏,生态趋于好转。

材料2 南疆人口分布图。



(1)据图分析南疆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2)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疆吸引了大量内地人口迁入,试分析原因。
(3)有人认为新疆地广人稀,应大量迁入人口,你觉得合理吗?试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