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9 道试题

1 . 一线城市指的是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下图为我国重点城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图(单位:%),其中有4个是一线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年以来,我国常住人口增长率最高的一线城市是(     
A.深圳B.广州C.北京D.厦门
2.2010—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省会城市是(     
A.西安B.广州C.郑州D.长沙
3.影响重庆和哈尔滨两市人口增长率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政策B.经济C.教育D.气候
2024-01-2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2 . 人口性别比是指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量,数值大小受多要素综合影响。下图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省份人口性别比统计结果。完成下面小题。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省份人口性别比统计图
1.从性别结构特征可推测(     
A.辽宁、吉林男性数量最少B.广东生育观念较为传统
C.新疆新生儿人口性别比高于全国平均D.黑龙江老龄化现象突出
2.针对东北三省人口性别比现状,目前合理的做法是(     
①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②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④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3.对图示省区人口性别比影响最小的是(     
A.医疗卫生条件B.经济发展水平C.国家发展战略D.人口流动状况
2024-01-26更新 | 475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市信阳市光山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开启了郊区城镇化进程,逐步在郊区建设了许多功能区,促进各类要素在此集聚。2001年后,上海在郊区建设新城,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布局大型购物中心,逐步实现产城融合。临港新城(L城)东临东海,是产城融合的典范,新城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城市硬化地面主要由废弃陶片制成的再生地砖和透水沥青铺设,功能区围绕湖泊形成了城市环带。

材料二下图示意上海1949年以来上海郊区城镇化进程。

(1)据图归纳建国后上海郊区城镇化的特点。
(2)分析2000年以后三类要素的流动对促进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迁移的作用。
(3)说明临港新城对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借鉴意义。
2024-01-22更新 | 546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印度人口13.9亿,年龄结构较为年轻。该国城镇化水平34.5%,低于亚洲主要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国内人口出现跨区域迁移。该国粮食生产基本自给,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但粮食出口常受政策限制。

材料二:2020年,印度提出“自立印度”经济方案,推动本土制造、本土市场和本土供应链发展。但有学者认为,该国宜发挥劳动力优势,面向国际市场生产工业品,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图左为印度略图,图右为2021年印度农业、工业、服务业比重及重要产业部门。

(1)从气候角度,简述该国常限制粮食出口的原因。
(2)指出该国人口迁移方向,并简析其主要原因。
(3)从产业结构角度,简析该国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原因。
(4)说明该国宜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的理由。
2024-01-16更新 | 5387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回民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综合考试(二)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5 . 小学在校生人数和一个城市的人口变动有很大关系,小学生的数量变化是反映人口流动的重要指标。下表示意2015年、2020年西安、郑州、哈尔滨的小学在校生人数及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2015年小学在校生人数/万人2020年小学在校生人数/万人增长率/%
西安56.685.250.5
郑州79.1100.426.9
哈尔滨42.239.4-6.6
1.哈尔滨小学在校生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生育政策变化B.人口基数较小C.经济发展缓慢D.气候条件恶劣
2.西安小学在校生人数变化会使(     
A.就业规模扩大B.旅游业快速发展C.就业压力增加D.城镇化水平提升
3.郑州市为应对小学在校生人数变化,应该(     
A.扩大城市用地规模B.放宽城市落户政策
C.调整小学校区布局D.承接外部产业转移
2024-01-13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B卷(九省联考 河南专用)-2024届高三河南(九省联考)考前适应卷

6 .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每年10月老张从北京飞来,次年4月再从海口飞回。他背后有数十万这种“候鸟”养老模式的老人群体。完成下面小题。

1.海口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因素B.气候因素C.文化因素D.资源因素
2.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     
A.人口合理容量增加B.第三产业发展
C.廉价劳动力充足D.资源消耗降低

7 . 继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为一线城市后,2022年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等15个城市成为新一线城市。下图是我国部分城市吸引力综合评价立体图,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DP衡量,城市舒适性用教育、文化和交通资源衡量,人才政策用落户、安居、就业创业衡量。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沈阳人才政策指数最高B.南宁城市舒适性指数高于昆明
C.杭州的经济发展指数高于青岛D.呼和浩特综合评价指数最高
2.新一线城市吸引一流大学毕业生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基础设施完善B.户籍政策宽松C.交通通达度高D.经济发展活力
3.一流大学毕业生流入新一线城市可以(     
①降低人均工资水平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③提高城市化水平④减轻公共服务压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1-07更新 | 25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柘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农业发展基础较好,是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县内交通便利。图示意20062020年柘城的城—镇—村人口层级结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2006—2020年,柘城的城—镇—村人口层级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县城工业化发展②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③村域特色产业发展④村域学校数量减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为优化该县金字塔形人口层级结构,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A.县城承接外地产业转移B.促进“一镇一品”优势产业发展
C.改善村域基本服务设施D.合理推进优质耕地资源流转
2024-01-05更新 | 378次组卷 | 4卷引用:地理A卷(九省联考 河南专用)-2024届高三河南(九省联考)考前适应卷

9 .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藏自治区以分批次、整村搬迁方式进行区内人口迁移,其中南部的林芝市是主要迁入地之一。迁入的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在迁入地组成新村落。下图示意西藏自治区区内人口迁移主要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藏自治区以分批次、整村搬迁方式进行区内人口迁移,其主要目的是(     
A.放缓人口增长速度B.均衡区域人口分布
C.促进城乡产业融合D.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2.林芝市成为人口主要迁入地,主要得益于(     
A.环境承载力高B.距离迁出地近
C.人口分布较少D.民族构成多样
3.对于搬迁后的居民,当地政府最需要(     
A.保持居民原生产方式B.提高当地城镇化水平
C.解决居民的就业问题D.复原搬迁前生活环境

10 . 稳定城镇化,是指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庭成员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共同生活基础上呈现出来的连续的、无障碍的、不可逆的城镇化过程。稳定城镇化不是城镇化过程完成时的状态,而是人口城镇化过程的动态特征。长期以来,我国不稳定城镇化的主要症结仍然存在,且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完成下面小题。

1.稳定城镇化的突出特征主要表现在(     
①迁移过程的稳定性 ②迁移成本的廉价性 ③迁移方向的双向性 ④迁移家庭的完整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与稳定城镇化相比,长期以来我国不稳定城镇化的主要症结可能导致(     
A.城镇常住人口减少B.农村留守人口增多
C.城镇家庭户数减少D.农村劳动强度增大
3.推动我国农村家庭稳定城镇化的有利措施是(     
A.加快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建设B.增加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
C.放宽农民工及家人进城落户条件D.保留农村家庭宅基地使用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