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中工网2021年12月20日讯,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完善落户机制。落实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户限制的有关政策,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探索居住证互认制度,在除广州、深圳市外的珠三角城市率先探索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广东省改革完善落户机制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迁出人口数量B.扩大城区建筑面积
C.吸引人才、发展产业D.减轻农村就业压力
2.广东省落户机制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加剧人才流失B.加重基础设施压力C.增多就业机会D.经济增长动能减缓
2022-05-19更新 | 210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理科)

2 . 季节性移民社区是寻求更好生活的季节性移民在一定地域空间内集聚,其在“美好”生活实践中,以共同利益为联系纽带,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拥有独特的长寿地理环境、益寿习俗以及安和的生活环境,是我国季节性移民最为密集的目的地之一。下图示意广西巴马盘阳河流域季节性移民社区发展阶段、类型和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我国季节性移民到巴马县的最佳时间段是(     
A.4-5月B.6-7月C.8-9月D.10-次年3月
2.毗邻长寿养生景区,呈低密聚居的季节性移民社区是(     
A.交融性社区B.优势性社区C.共享性社区D.纯粹性社区
3.季节性移民社区有序扩张与转型发展的支撑力是(     
A.移民需求B.独特的长寿资源C.商业资本D.地方政府的调控
2022-05-13更新 | 1488次组卷 | 1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文)

3 . 下图示意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外出距离B.经济水平C.国家政策D.交通通达度
2.导致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②产业结构的优化③交通设施逐步完善④国家政策的推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的变化,反映了我国(     
A.人口老龄化得到缓解B.城市化进程在加快
C.信息通达度逐步提高D.区域协同发展增强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统计,目前海外华侨华人人数已达6000多万,分布在世界198个国家和地区,绝对数量稳居世界第一,被认为是国际上的最大移民群体,且有逐年扩大趋势,其中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是中国移民的最主要聚集地。随着国外签证政策不断紧缩,以及我国发布多项政策大力支持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2020年,我国迎来最大的留学生回国潮,相比去年同期选择回国的应届留学生激增72.9%。下图为漫画《欢迎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1)分析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是我国移民的最主要聚集地的原因。
(2)指出我国海外移民数量逐年增多,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
(3)说明我国可采取哪些措施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5 . 2020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89%,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45.40%。加快流动人口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流动人口市民化将是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下图表示2001~2018年北上广深4个超大城市的常住与户籍人口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对应的城市是(     
A.①广州②深圳③上海④北京B.①深圳②上海③北京④广州
C.①上海②北京③广州④深圳D.①北京②广州③深圳④上海
2.研究表明,超大城市户籍人口转化受医疗资源、教育资源、城市供水、人均公园绿地等要素的共同影响。对四个超大城市流动人口向户籍人口转化限制最小的因素是(     
A.千人床位数(医院)B.中学教师负担学生数
C.人均城市综合用水量D.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6 . 下图示意1963~2017年川渝地区不同人口流动类型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0~2008年,川渝地区人口流动的特点是(     
A.以同外部流动为主B.以省市内流动为主
C.互相流动人口变化幅度大D.省市内流动人口均小于同外部的流动人口
2.2008年以后,川渝地区人口流动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川渝地区(     
A.人口数量大幅减少B.户籍管理政策放宽
C.交通运输发展滞后D.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7 . S国位于亚洲,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2020年该国人口总数约为3481万,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下图为该国2020年人口结构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主要原因是(     
A.老龄化严重B.科技发达C.生育政策D.资源开发
2.该国最可能位于(     
A.东南亚B.南亚C.中亚D.西亚

8 . 我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称为“人户分离”,包括“户在人不在”和“人在户不在”两种情况。2020年11月1日开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中部地区下降0.79%,西部地区上升0.22%,东北地区下降1.2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些年来,导致我国人户分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B.家庭婚姻
C.区域之间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差距D.现代化快速交通的发展
2.“人户分离”中“户在人不在”的地区(     
A.以东北地区为主B.交通通达度低
C.就业岗位相对较少D.自然环境恶劣
3.“人户分离”对“户在人不在”地区的主要影响(     
A.加剧人地矛盾B.提高环境容量
C.城市化水平降低D.老龄化程度加深

9 . 总和生育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妇女在育龄期间平均的生育子女数。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图示意1960-2018年部分国家总和生育卓、平均寿命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国中,1960年总和生育率受国际人口迁移影响最大的是(     
A.甲国B.乙国C.丙国D.丁国
2.1960-2018年期间,乙国.总和生育串和平均寿命的显著变化,反映该国(     
A.经济高速发展B.人均碳排放减少C.人口迅速增长D.人口抚养比降低

10 . 农村人口二次流动是指农村劳动力在外出务工期间转换过一个乃至多个工作城市的过程。统计表明,农村劳动力二次流动占比较高,已成为新时代人口迁移的重要类型。下表示意某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和特征均值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变量

一次流动

二次流动

流动两个城市

流动三个及以上

已婚比例/%

71.4

76.3

79.4

平均年龄/岁

33.16

35.11

37.21

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8.66

8.28

6.87

人口
来源地

西部/%

27.2

35.9

40.2

中部/%

40.3

45.9

43.9

东鄢/%

32.5

18.2

15.9

1.与一次流动人口相比,农村劳动力二次流动人口可能更多地考虑(     
A.收入水平B.公共服务水平C.家庭因素D.环境因素
2.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来源地人口二次流动占比较小,主要是因为(     
①平均受教育水平更高②务工地与家乡之间平均距离较近③对家庭照顾方面考虑较少④收入预期较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