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0 道试题

1 .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自然增长率D.提高了沪、京、津的自然增长率

2 . 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的毕业生流动情况差异较大,下图是2018年我国39所(其中一线城市14所)“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在不同等级城市间流动路径及比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8年我国39所“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的主要流向为(     
A.同等级城市内部流动B.新一线城市内部流动
C.流向一线城市D.流向二线城市
2.“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流向将会(     
A.促进不同等级城市均衡发展B.减少流出城市的就业机会
C.促进不同等级城市等级提升D.增加流入城市的经济活力
3.新一线城市为吸引更多的“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可以(     
A.调整“一流大学”学科建设B.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
C.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D.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2022-07-18更新 | 818次组卷 | 1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3 . 近年来,春运期间民工从珠三角地区返回到中西部的“摩托大军”规模显著缩小,驾驶私家车返乡数量大幅增加。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收入水平B.舒适程度C.交通条件D.区域差距
2.春运期间,这种交通出行方式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A.缓解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B.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
C.加快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D.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
2018-04-13更新 | 5793次组卷 | 4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

4 . 季节性移民社区是寻求更好生活的季节性移民在一定地域空间内集聚,其在“美好”生活实践中,以共同利益为联系纽带,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拥有独特的长寿地理环境、益寿习俗以及安和的生活环境,是我国季节性移民最为密集的目的地之一。下图示意广西巴马盘阳河流域季节性移民社区发展阶段、类型和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我国季节性移民到巴马县的最佳时间段是(     
A.4-5月B.6-7月C.8-9月D.10-次年3月
2.毗邻长寿养生景区,呈低密聚居的季节性移民社区是(     
A.交融性社区B.优势性社区C.共享性社区D.纯粹性社区
3.季节性移民社区有序扩张与转型发展的支撑力是(     
A.移民需求B.独特的长寿资源C.商业资本D.地方政府的调控
2022-05-13更新 | 1488次组卷 | 1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文)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人口流动背后的驱动因素,一是收入差距等经济因素,二是人口管理政策。当前东部沿海地区仍是我国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地区,但是北京、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在采取“控人”政策﹐导致人口增幅减小;安徽、陕西在采取大规模“抢人”政策,且效果非常明显,成为人口净流入的“大黑马”。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人口流动分布(单位;万人)示意图。

(1)说明人口大量迁入给迁入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2)简述安徽、陕西成为人口净流入“大黑马”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3)分析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增幅逐渐减小的原因。
2022-01-18更新 | 1545次组卷 | 2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广东省东莞市常住人口中有77.3%属外来人口,在春节前因流出人口较多沦为“空城”。近年来“反向春运”的比例逐渐提升(“反向春运”指年轻人选择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在春节后再返回老家),广州等城市就是“反向春运”热门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东莞“空城”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就业机会B.社会福利C.传统文化D.气候条件
2.“反向春运”对广州带来的影响是(     
A.缓解交通压力B.减少居民收入C.增加管理难度D.促进产业升级
3.如今最可能成为“反向春运”热门城市的有(     
A.大连B.拉萨C.遵义D.深圳

7 . 人口迁移率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迁移量(迁入人数减迁出人数)与原来人口总数之比。下图为我国某城市20042014年人口数量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2004年到2014年的人口迁移率(     
A.持续上升B.波动上升C.持续下降D.波动下降
2.该城市位于(     
A.西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东部地区
3.当前,影响我国区域之间人口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政策B.宗教文化C.经济发展水平D.人口自然增长率
2024-02-06更新 | 63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咸阳市高考模拟检测一地理试题

8 . “候鸟老人”是随季节变化而迁移居住地的老人。据统计,2016年海南省的“候鸟老人”已超45万人,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北京市和长三角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题:

   

1.在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首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养老设施C.气候条件D.婚姻家庭
2.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     
A.人口合理容量增加B.第三产业发展C.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D.资源消耗降低
2023-08-16更新 | 670次组卷 | 10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卷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表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人口统计表(数据截止2019年12月)。

地级市银川市石嘴山市中卫市固原市吴忠市
面积(平方千米)9025.4531017441.610541.421400
人口(万人)229.3180.59117.46125.05142.25

材料二:“西海固”是西吉、海原和固原首字的简称,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mm以上。1972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西海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区的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曾有“苦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下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区图和宁夏北部水系图。

(1)说出宁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点。
(2)说明西海固“生态移民”迁入地应具备的条件。
(3)从人口容量、生态环境角度,说明部分居民外迁对西海固地区脱贫的积极意义。
2022-12-20更新 | 1409次组卷 | 25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地理试题

10 . 2023年春运2月25日结束,春运工作专班数字显示,40天的时间全国预计发送旅客15.95亿人次,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增长50.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3年春运的旅客流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人口流动D.省际人口迁移
2.关于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D.给迁入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2023-03-01更新 | 695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