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1 . 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说,A表示______国家,B表示______国家。
(2)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B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
(3)从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来看,A类国家主要是迁___地,B类国家主要是迁______地。
(4)A类国家人口年龄构成容易产生的社会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B类国家面对其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

2 . 随着我国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人口在城市之间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下表是2020年1月2日当天北京人口流入部分城市的大数据信息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流入地排名

出行方式所占比重(%)

汽车

火车

飞机

1.上海

6

56

38

2.甲市

0

27

73

3.长沙

0

63

37

4.杭州

5

60

35

5.武汉

4

80

16

6.廊坊

86

14

0

1.相对于天津,上海成为流入地排名第一的原因是(     
A.距北京更近B.经贸更发达C.交通更便捷D.文化更接近
2.根据表中信息,推测甲市最可能是(     
A.南京B.郑州C.西安D.重庆
3.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三地之间人员的流动越来越频繁。试推测北京人口流入廊坊市主要是(     
A.从事第二产业B.从事旅游业C.返回居住地D.返乡探亲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是科教文化、交通、旅游、国际交往中心。其资源和环境压力过大,城市问题日益突出。京津冀位置相邻,但在经济和城市发展方面差异巨大。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有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2012年)和北京与河北两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1)简述北京、天津等核心城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2)从城市化水平和速度两方面,指出1980~2012年北京和河北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差别。
(3)说明北京将部分职能迁往河北的举措,对缓解北京城市问题的积极影响。

四合院(下图),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中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

(4)四合院的正房南面窗大,北面窗小,墙厚,通过这些特点推断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     
A.人们饮食以稻米为主B.当地冬季寒冷,北风强烈
C.当地的天然植被是针叶林D.四合院多沿河兴建

4 . 小刚3岁时,爸爸从贵州农村到深圳工作,妈妈和他留守老家。但每年小刚都可以去深圳爸爸那里度假。2005年,妈妈去深圳工作,小刚也去深圳上初中,2011年小刚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大学期间,小刚常利用假期外出旅游。2018年,小刚研究生毕业,回到家乡开始创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小刚的经历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到深圳上初中B.小学去深圳度假C.到上海上大学D.爸爸到深圳工作
2.吸引小刚爸爸从贵州农村到深圳工作的原因,最可能是(     
A.家乡情节B.住房条件好C.交通发达D.就业机会多

5 . 内江市位于成渝椭圆形城市群中心位置(如下图),区位条件优越,随着多条高速公路与铁路建成,内江市逐步进入成都和重庆半小时都市圈范围。近10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内江城区出现人口流失现象,影响了内江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完成下面小题。

1.内江城区人口外流的主要目的地是(     
A.长三角地区B.珠三角地区C.东北地区D.成都与重庆
2.为有效减少人口流失,内江市应重点采取的措施是(     
A.大力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交通通达度B.大力开发矿产资源,发展相关产业
C.主动对接大城市辐射,调整产业结构D.积极开展生态治理,改善人居环境
2024-05-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6 . 读二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各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B.由贫穷区域流入富裕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
C.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D.人口移动主要是由经济原因所致
2.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
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亚洲

7 . 东北地区延边朝鲜族农村总体上已经走在了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前列,仍较早出现了空洞化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减少、劳动力外流和留守问题等。该区域空洞化现象的成因及影响研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向更广更深层次发展有所裨益。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地区朝鲜族农村空洞化现象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文化语言B.基础设施C.思想观念D.经济差异
2.农村空洞化现象导致该区域(     
A.基础设施建设增速B.新生婴儿数量增加
C.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D.家庭综合收入降低
2023-07-13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春运,指春节前后一段时间的运输业务,表现为全国性的交通运输高峰。“反向春运”是指年轻人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节后再返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春运期间人口流动量大的最主要因素是(   
A.家庭因素B.经济因素C.交通运输D.国家政策
2.下列城市可能属于“反向春运”热门目的地的是(   
A.成都B.上海C.重庆D.西安
2019·全国·高考模拟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9 . 福建土楼(如下图)是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土著文化)的象征,是中原汉民族即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汀江等流域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土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屋顶大多采用“人字形”的双坡屋顶,墙体厚实,以圆形土楼为主。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福建土楼文化,反映出历史上人口迁徙使(   )
A.人口分布日益均衡B.文化交流融合发展
C.少数民族更趋集中D.人口分布更趋分散
2.图中土楼反映了当地(   )
A.气候湿热B.河网密布C.地势低平D.地质稳定
3.与方形土楼相比,圆形土楼的优势主要有(   )
①增加实用面积 ②减小地震危害 ③抵御敌人入侵 ④利于通风采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19-03-08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近年来,全国流动人口的回流现象逐渐显现。回流人口具有一定的年龄和空间差异,我国中部地区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下图为我国2016年流动人口回流意愿与年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2016年流动人口回流意愿与年龄关系图

1.下列有关各年龄段流动人口回流意愿及主要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75--79岁回流意愿高,落叶归根思想
B.30--34岁回流意愿低,受教育水平低
C.55--59岁回流意愿高,体力限制
D.15--19岁回流意愿高,亲情目的
2.针对人口回流现象,流入地政府应(     
A.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扩大农业用地的比重
C.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D.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