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3 道试题

1 . 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B.地区间就业机会的差异
C.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D.地区间投资政策的差异
2.“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缓解人地矛盾B.改善环境质量C.降低住房价格D.带动服务业发展
2022-03-06更新 | 1472次组卷 | 67卷引用:甘肃省徽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潜力指数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在目前人口状况下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澳大利亚是一个文化多元、积极吸纳海外移民的发达国家。下左图为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右为澳大利亚外来移民人口特征示意图。

(1)描述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特征。
(2)从人文因素角度,说明东南部地区人口潜力指数大的原因。
(3)分析澳大利亚外来移民人口特征对澳大利亚的有利影响。
2024-03-14更新 | 591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区达半年及以上的人口,户籍人口是指在某地取得公安户籍的人口。下表示意成都市2012-2019年主要人口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1417.81429.81442.81465.81591.81604.51633.01658.1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8.469.470.471.570.671.973.174.4
年末户籍人口(万人)1173.41188.01210.71228.11398.91435.31476.11500.1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61.0861.3462.4258.6856.0959.3060.9462.54
1.成都市常住非户籍人口的省外来源主要是(     
A.重庆市B.长三角和珠三角
C.青藏地区D.河南、湖北等中部省份
2.2016年成都市城镇化水平变化特点的主要成因可能是(     
A.经济波动发展B.城市落户政策放宽
C.行政区划调整D.城市间“人才争夺战”
3.成都市常住非户籍城镇人口主要从事的产业(职业)是(     
A.建筑业和商贸服务业B.编辑、工程师、教师等文职
C.仪器、仪表制造业D.渔业养殖、水产品加工和种植业

4 .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的人口迁移经历了三个阶段(下图)。在此过程中,县城和中心城市人口保持缓慢增长。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符合甘肃省人口迁移特征的是(     
A.区域内人口迁移的比重增加B.迁移规模呈减小趋势
C.一直以乡村向城镇迁移为主D.迁移距离呈增加趋势
2.促使甘肃省人口迁移方向变化的最主要条件是(     
A.交通条件的改善B.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C.乡镇企业的发展D.区域间经济差距减小
3.甘肃省人口迁移趋势的演变会导致(     
A.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B.部分城镇出现收缩现象
C.县城空心化问题严重D.中心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5 . 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中,我国人口不断向城市群、都市圈集聚,该趋势在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五大城市群最为明显。下表示意2022年五大城市群重点城市城镇化率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深圳佛山东莞上海北京南京广州天津武汉合肥
城镇化率(%)99.7995.2292.2589.3087.687.0186.4885.1184.6684.64
城市杭州长沙成都南昌石家庄重庆唐山襄阳德阳绵阳
城镇化率(%)84.083.2779.978.9271.4470.9665.7963.257.654.29
1.我国人口不断向城市群、都市圈集聚的主要目的是(     
A.享受养老福利B.减轻竞争压力C.寻求就业机会D.获取优质教育
2.据表中数据推测,2022年城镇化率整体最高的城市群是(     
A.长三角城市群B.粤港澳大湾区C.京津冀城市群D.长江中游城市群
3.为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应该(     
A.培育更多核心城市B.引导大城市人口向小城市迁移
C.均衡布局各类产业D.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6 .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重。人口红利期指的是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50%的一段时期。下图是某省人口年龄结构图(含预测),下表是2013年该省流动人口年龄构成(%)表。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该省人口红利期结束于
A.2010—2020年B.2020—2030年
C.2030—2040年D.2040—2050年
2.如果保持表中的人口流动特点,对该省的影响是
A.加剧老龄化问题B.延长人口红利期
C.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D.减轻就业压力
7 . 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题。

1.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2019-01-30更新 | 4855次组卷 | 6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理)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地理试题

8 . 县域作为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单元,在城乡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近年我国人口流动出现新趋势,下图示意近年我国农村人口流动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2010—2020年我国人口流动的变化特点有(     
A.回流乡村的人口数量减少B.省内人口流动比例增加
C.流出省外的人口比例增加D.县内城镇流动比例增加
2.当下我国县域内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短板有(     
A.水平偏低B.产业过多C.交通拥挤D.环境污染
2024-02-27更新 | 590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兰州新区贺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2013年春运从1月26日至3月6日,为期40天。

材料二 我国人口流动数量饼状图。材料三



(1)分别指出春节前后人口流动主要的方向及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并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对迁入地的有利影响。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10 . 如图为2013年以来黑龙江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折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3年以来,黑龙江省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寒冷干燥B.经济发展缓慢C.生育政策调整D.环境保护需要
2.下列四地对黑龙江省人口拉力最强的是(     
A.北京B.上海C.广州D.深圳
3.为促进黑龙江省人口数量增长,主要应(     
A.促进旅游发展B.完善基础设施C.加快资源开发D.优化产业结构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