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2021年末,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户籍总人口943.2万人,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户籍总人口减少5.3万人。研究表明,人口减少这个问题在东北地区相对突出,其中县城、县级市城区以及农村乡镇地区人口收缩的情况表现得比较明显。下表示意2020~2021年哈滨市的人口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0年2021年
常住人☐/万人1000.9988.5
户籍城镇人☐/万人528.4526.5
户籍农村人☐/万人420.1416.7
1.推测哈尔滨市常住人口减少最明显的年龄段多分布(     
A.0~15岁B.20~35岁C.45~60岁D.65~80岁
2.与大城市相比,东北地区县城人口收缩较为明显的原因是(     
A.交通条件较好B.基础设施完善
C.经济发展迅速D.就业机会较少
3.为改善农村乡镇地区的人口收缩问题,东北地区需要(     
A.修改户籍制度B.推动乡村振兴
C.增加耕地面积D.大力发展第二产业
2022-12-16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1月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6-8题及变式题

2 . 哈尔滨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988.5万,与七普的数据(1000.1万人)相比,仅一年时间,哈尔滨减少近12万人口,至此,东北再无千万级人口大城市。中国顶尖工科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是黑龙江排名最高的学府。据2021年哈工大毕业生的统计数据中,哈工大本部毕业生的第一、第二选择,都不是黑龙江,选择广东就业的毕业生最多,高达19.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哈工大毕业生去广东就业比例高的根本原因是广东(     
A.科技发达B.教育发达C.经济发达D.文化底蕴深厚
2.哈尔滨常住人口减少的影响是(     
A.提高人口出生率B.促进经济转型升级C.加重人口老龄化D.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3.东北想要留住人口,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加强高校就业工作管理,禁止毕业生出省就业②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经济活力③加强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④加强户籍管理,限制户籍外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光山县地处河南省东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是劳务输出大县,2019年脱贫。近4年来,购买光山县县城住房的人中,农村户籍人口占63%,目前光山县农村居民城乡两居现象已较为普遍。但随着农村人口的代际更替,部分人在城镇买房居住后仍然将农村老家破旧住房修整、翻建甚至新建,但整修后仍然将其闲置、废弃。


(1)分析光山县大量农村居民在县城买房的原因。
(2)指出光山县农村居民城乡两居中村居的功能。
(3)为减少光山县农村居民城乡两居中村居的闲置、废弃现象,列举其适宜采取的措施。
2022-10-09更新 | 355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柳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下图是1995年至2020年河南省耕地、城镇用地面积增长情况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5年后河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是(     
A.粮食市场的扩大B.机械化水平提高C.南水北调的实施D.劳动力数量减少
2.图示期间河南省(     
①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②第一产业劳动力持续减少,产值不断下降
③部分乡村景观转化为城市景观④城镇逐渐成为生产、生活、休闲娱乐中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 . 广东省东莞市从2010年10月试行的“积分入户制”(积分达到标准才可入户),2018年被新政策取代。图示意东莞市2013~2018年户籍人口增量(单位: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莞市常住人口数量远大于户籍人口数量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达B.政策开放包容C.交通便利D.市场广阔
2.据图分析东莞市的入户政策(     
①逐渐收紧②逐渐放宽③将增大儿童入学压力④将减少户籍人口中的老龄人口数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东莞市入户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迁出人口数量B.扩大城区建筑面积
C.吸引人才,发展产业D.减轻农村就业压力

6 . 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六普’‘七普’,人口增长差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的省级行政区是(     
A.京、沪B.黑、吉C.粤、鄂D.渝、黔
2.我国四个直辖市人口增长的共同特点是(     
A.“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加速增长
B.“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减速增长
C.“六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D.“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     
A.向城市群集聚B.向中西部迁移C.沿长江带集聚D.分布更加均衡
2022-07-05更新 | 10012次组卷 | 55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Z村位于岭南某城市边缘,国道穿村而过,附近有高速公路出入口。2018年全村土地面积1605.2hm2,其中农林用地占85.36%;户籍人口3430人,常住人口2114人,外出务工人口占38.37%,村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该村经济以种植与养殖为主,仅有一家自办企业,服务业几乎空白;另有三家外来重工业企业和一个度假村,企业原料与市场“两头在外”。与2008年相比,2018年该村的农林用地显著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明显。下图反映2018年该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构成。

   

(1)推测2008-2018年该村农林用地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
(2)分析该村村民外出务工收入占比高的原因。
(3)从该村与外来企业合作的角度,提出增加村民收入的具体措施。
2022-06-14更新 | 13825次组卷 | 58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1.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
2.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     
①工资水平②空间距离③土地价格④环境质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6-13更新 | 11567次组卷 | 75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万人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
上海30.3-30.25215.42
北京59.7-72.8300.9
广州39.7129.12468.46
深圳34.0116.88596.73
1.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2.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A.相似的空间形态B.趋同的主导产业C.一致的功能定位D.相近的等级规模
3.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
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
2022-06-09更新 | 16647次组卷 | 59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藉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近年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使各地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下表示意2013-2018年我国部分省区高层次人才吸引力指数的变化,区域经济潜力、科学研究环境、生活环境是影响该指数高低的主要指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80.35

77.4

79.03

78.7

77.33

70.45

55.16

58.78

59

58.51

60.33

59.53

四川

25.92

25.81

28.25

28.42

28.13

29.63

全国中位数

24.83

24.04

23.93

22.77

21.88

23.87

22.92

23.18

22.51

22.07

21.88

23.11

宁夏

18.8

18.8

20.27

19.51

19.46

18.14

T

10.77

12.95

14.3

15.28

14.53

12.05

1.甲、乙、丙、丁代表的省区依次是(     
A.北京、江苏、黑龙江、西藏B.江苏、北京、黑龙江、西藏
C.北京、黑龙江、江苏、西藏D.北京、江苏、西藏、黑龙江
2.导致甲省区高层次人才吸引力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就业机会减少B.环境质量改善C.生活成本增加D.科研环境恶化
3.丙省区高层次人才吸引力指数特征对该省区的影响是(     
A.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B.促进城镇化发展C.促进高等教育发展D.加剧人才流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