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据农业部2019年底发布的统计数据,全国返乡创业创新人员已达850万,这中间大部分是有着城市生活经历的农民工,他们常被称为“城归”。“城归”人员中,已婚人员占比高,返乡后从事的行业与返乡前从事的行业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量“城归”人员主要改变农村地区的(     
A.人口受教育水平B.人口职业构成C.户籍人口空间分布D.环境承载力
2.“城归”的出现,一定程度上(     
①缓解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②扩大了区域城乡经济差距
③为乡村发展带来技术、经验、项目等④改变了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1年7月,经济以钢铁工业为主的攀枝花发放育儿津贴,以500元每月的标准补贴二孩、三孩生育直至3岁,属全国首创。下表为攀枝花和成都人口普查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2010年常住人口(万)2020年常住人口(万)人口年龄结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0-14岁15-59岁60岁以上
攀枝花121.41121.2214%66.24%19.76%
成都1404.7682093.7813.28%68.74%17.98%
1.攀枝花与成都常住人口的变化差异,最能反映两地(     
A.年龄结构差异B.环境承载差异C.出生人口差异D.经济发展水平
2.攀枝花发放育儿津贴,主要目的是(     
A.促进人口均衡发展B.缓解居民就业压力
C.促进全国人口发展D.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3.为了更好地激发生育意愿,当地还可以(     
①转移钢铁工业②降低育儿成本③降低结婚年龄④延长陪护假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至201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7.9%提高到59.58%,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提高到70%,未来将有3亿人进入城市和城镇。下图为1850年以来中国和英国城市化进程(含预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中国和英国两国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2)从人口迁移角度,说明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动力。
(3)分析我国城市化过快发展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并提出缓解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下表为联合国预测的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万人/年)。表中反映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     
迁出国中国墨西哥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数量30.326.722.218.014.4
迁入国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
数量110.021.117.313.68.3

A.从北半球向南半球B.从人口密集区向人口稀少区
C.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D.从气候寒冷国家向温暖国家

5 .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
中国30.3美国110.0
墨西哥26.7德国21.1
印度22.2加拿大17.3
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
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
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中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迁移D.从内陆国向沿海国迁移
2.根据人口迁移推拉理论,世界人口迁移的的主要拉力是(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高的经济收入
C.更多的休闲时间D.更优的自然环境
2020-10-08更新 | 1062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苏省响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中①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就业、收入B.就医、美容C.政治、宗教D.投资、旅游
2.图中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是(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3.图中③人口(     
A.是宗教信仰引发的迁移B.受政策驱动被迫离开
C.是追求生活质量引发的迁移D.受战争影响背井离乡
9-10高一下·黑龙江·期末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我国“五一”黄金周,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
2022-09-23更新 | 530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兴化板桥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8 .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2012年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
2.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A.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B.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C.加重西部地区的环境压力D.加速中部地区的资源开发
2023-07-28更新 | 188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胡焕庸线是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人口分布和国土区域严重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为“胡焕庸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胡焕庸线”西侧地区人口外迁现象趋缓,试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A.西侧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就业机会增多B.西侧地区环境质量提高,环境变好
C.东侧地区经济发展趋缓,就业机会减少D.东侧地区工业污染严重,环境较差
2.提高“胡焕庸线”西侧地区环境承载力的措施有哪些(     
①保持现有的消费水平
②提高科技发展水平
③加大对外开放程度
④禁止开发资源,保护环境
⑤提高居民受教育水平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⑤

10 . 每年春运期间返乡人流大增,常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近年来选择"反向过年”的人大幅增加,春节去往大城市团圆成新风尚。“反向过年"是指年轻人选择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工作的城市过年。一些交通部门也对反向票价给出较大折扣。下图为一线城市春节黄金周接待游客数量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中数据推测,出现“反向过年”最多的一线城市是(     
A.北京B.上海C.深圳D.广州
2.“反向过年”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①避开春运高峰,错峰出行       ②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③文化观念的变化       ④返乡交通成本较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