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9 道试题

1 . L县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区面积达95.5%,辖103个村(含6个居委会)是以纳西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2015年该县户籍人口为23.78万人,常住人口为22.91万人,下图示意L县自西向东不同区域人口流动状况(下图)。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注:人口流动活跃度(实线)=(流入人口+流出人口)/常住人口

人口流动强度(虚线)=(流入人口-流出人口)/常住人口

1.有关甲乙丙丁四个县域功能区排列正确的是(     
A.主城近郊区、主城区、主城远郊区、偏远山区
B.主城远郊区、偏远山区、主城近郊区、主城区
C.主城远郊区、主城区、主城近郊区、偏远山区
D.主城近郊区、偏远山区、主城远郊区、主城区
2.L县村域人口流动活跃度东部显著高于西部,可能是东部(     
A.自然灾害较少B.经济发展水平较高C.教育医疗设施好D.农业收入有限
3.为进一步振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当地宜采用的发展策略是(     
A.异地城镇化B.就近城镇化C.郊区城市化D.逆城市化

2 . 西宁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其主城区位于湟水上游的西宁盆地之中,2022年末主城区人口98.08万,占全省0.07%的土地面积承载了青海省21%的人口。下面为西宁市主城区1982—2010年人口重心位置移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07%的土地面积承载了青海省21%的人口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位于迎风坡B.河流面积大C.地形条件优D.经济较发达
2.下列对西宁市1982—2010年人口重心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皆位于礼让街道东部B.与经济发展不一致
C.逐步向西移动D.礼让街街道南部最可能为商业区
3.造成1982—2000年人口重心变动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地震灾害影响B.功能区性质变化C.城区规划建设D.易地扶贫搬迁

3 . 下图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气温较适宜②位于平原地带③开发历史较长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A.人口密度低B.开发了新资源C.交通条件改善D.市场广阔

4 . 在中国跨区域人口流动中,东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成为人口的主要流入地,而中西部地区以人口流出为主。近年来,中西部地区人口回流规模不断扩大。下图为江西某市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的人口回流家乡的规模不断扩大,最可能是因为当地(     
A.户籍限制严格B.经济发展放缓C.生活成本高,压力大D.人口承载力降低
2.回流人员在县城定居和购房可以促使县城(     
A.生态环境改善B.人口合理容量提高
C.经济发展加快D.教育水平提高
2023-07-20更新 | 14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5 . 上海市是我国人口净流入数量最多的城市,“十三五”期间上海制定了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下图示意我国七次人口普查时期(约10年一次)上海市常住人口变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显示,上海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最高的数据产生于(     
A.第二次人口普查B.第三次人口普查
C.第六次人口普查D.第七次人口普查
2.第七次人口普查发现,与江苏相比,安徽人口迁入上海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A.地理位置邻近B.教育水平相当
C.人口基数较大D.经济结构互补
3.近年来,上海市净流入人口规模明显缩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产业政策引导B.人户分离管控
C.逆城市化现象D.生活成本太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休斯敦位于美国南部,是美国第四大城市,人口230多万,其中65岁以上人口超过8%。1901年该市附近发现石油,休斯敦港工业区迅速成为美国最大原油出口和炼制的重要基地。近年来,休斯敦外来人口增长快,城市发展迅速,物价较低,是美国和世界上最大、最有名气的医学中心之一。下图为休斯敦位置略图。


       
(1)说明休斯敦成为北美最理想的养老城市的原因。
(2)分析石油工业集中布局在沿海沿河港区的主要原因。
2023-07-13更新 | 12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7 . 卡塔尔位于西亚地区,是世界上较富有的国家,石油、天然气产业是其支柱产业。2020年卡塔尔人口总数为288.11万人,其中外籍务工人员占该国总人口的86%,男性人口占该国总人口的75.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卡塔尔的外籍人口主要来自(     
A.东亚地区B.南亚地区C.南非地区D.西欧地区
2.卡塔尔人口性别比失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工业类型B.宗教信仰C.自然环境D.生育政策
2023-07-0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群是流动人口的主要承载地,其区域中心城市的虹吸作用不断增强。下圈示意2000—2010年五大城市群流入人口分布等级差异及其变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示城市群中心城市虹吸作用最强的是(     
A.成渝B.珠三角C.长三角D.京津冀
2.图示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分布呈现(     
A.数量大B.适度分散C.持续聚集D.年龄结构合理
3.中西部城市群流入人口分布有利于(     
A.促进产业升级B.加快城乡一体化C.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D.区域经济增长极建设
2023-07-0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乐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的地方,有一个“陕西村”。村民是一百多年前从中国的陕西、甘肃逃到这里的回民,已从当年的三千多人发展到现在的十二万人。他们对内依旧用陕西方言,仍然保留着一百多年前原汁原味的陕甘风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陕西村”的出现主要体现了哪种人口现象(     
A.单一的人口机械增长B.单一的人口自然增长
C.国际人口迁移D.国内人口迁移
2.推测产生上述人口现象的主要成因(     
A.政治B.文化C.气候D.环境
3.结合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②文化都是非物质的
③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④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0 . 阅读研学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研学主题:《览客家民居寻客家文化》——赣南客家文化博物馆研学活动

背景材料:赣南客家文化博物馆以魏家大院民居为载体,向世人展示赣南悠久而丰富多彩的客家历史与文化。魏家大院是清代中期至民国初年陆续建造的民居,也是赣州乃至全省城区范围内现存最大的清代客家大屋。

早期客家先民由中原南迁到达赣南,以赣南为起点往闽西粤北迁移:明末清初,闽西粤东地区的客家人由于人口膨胀,人地矛盾突出纷纷外迁,而当时的赣南正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于是原来从赣南走出去的客家人大批回迁入赣形成“倒迁入赣”,故赣南被称为客家摇篮。现如今客家人遍布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研学目标:1.以魏家大院民居为载体,了解客家传统建筑;

2.通过客家博物馆陈列介绍,了解客家人迁徙的历史;

3.知道赣南被称为客家摇篮的原因。


(1)图为魏家大院图,魏家大院墙头建有马头墙造型,屋顶设有天井门前有池塘。请选择其中之一说明其功能。

(2)请指出影响客家人迁移的主要因素。
(3)试从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角度分析赣南被称为“客家摇篮”的原因
2023-07-0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