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9 道试题

1 . 户籍人口是指已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为1990-2014年我国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变化情况。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1990-2014年我国(     
A.常住人口城镇化速度慢于户籍人口城镇化速度
B.城镇常住人口中城镇户籍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农村户籍人口的数量比城镇户籍人口的数量多
D.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慢于其落户城镇的速度
2.影响1990-2014年来我国常住人口城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②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③城镇经济收入较高             ④城镇生活成本下降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2 . 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中不同区域人口的发展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反映该城市(     
A.人口不断减少B.规模不断扩大C.环境污染加剧D.经济不断衰落
2.该城市区域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核心区教育、医疗条件越来越差B.近郊区经济更发达,吸引大量人口
C.核心区房价高,城郊间交通条件改善D.近郊区人口出生率高,核心区人口死亡率高
3.该城市区域人口的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     
A.核心区基本建设落后于郊区B.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少
C.郊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D.城郊之间气温差异减小

3 . “候鸟老人”是指季节性居住在某个城市,随季节变化而迁移的老人。一直以来,海南是“候鸟老人”冬季的首选之地。近几年,部分东北“候鸟老人”“逃离”海南,选择云南西双版纳作为冬季居住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部分东北“候鸟老人”冬季选择西双版纳是因为西双版纳比海南(     
A.房价水平较高,物价水平较低
B.医疗水平较高,物价水平较高
C.气候环境差异大,对海南产生了审美疲劳
D.气候环境差异小,能体验更多的民族文化
2.“候鸟老人”的持续迁入,给西双版纳带来的影响(     
A.减少城市交通拥堵B.优化西双版纳人口结构
C.降低城市资源消耗D.增加西双版纳就业机会

4 . 据统计,2022年我国总人口数比上年减少85万人,是近61年以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与城市相比,农村人口负增长开始早、速度快。下图为2012~2022年中国人口增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年份,我国人口增长率最快的一年是(     
A.2012年B.2014年C.2016年D.2021年
2.农村的人口负增长情况更为严峻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医疗水平低B.农村经济落后C.农村生育率低D.农村人口迁出
3.2022年出现的人口负增长,在一定时期内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②资源拥有量增加,环境承载力提高
③劳动力数量减少,人口数量红利减弱             ④就业机会增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3-05-15更新 | 624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亚市地处海南岛南端(甲图),每年有两次正午出现“立竿无影”现象(乙图),该市某地其中一次出现在6月1日。三亚的季节变化特征与天文含义上的四季差异很大。每年冬季有大量的候鸟老人在三亚过冬。丙图示意三亚全年气温变化。


   
(1)估算三亚市某地再次出现“立竿无影”现象的日期,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分析三亚市四季变化不明显的原因。
(3)比较三亚市冬季和夏季日温差的大小,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简析三亚吸引大量候鸟老人在此过冬的原因。

6 .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随着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意见的实施,许多惠民措施将有序展开,吸引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给农村全面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农民工返乡创业现象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下降
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土地撂荒严重
D.乡村优惠政策实施,经济蓄势发展
2.农民工返乡创业给乡村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有效缓解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B.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C.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D.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2024-03-10更新 | 529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开启了郊区城镇化进程,逐步在郊区建设了许多功能区,促进各类要素在此集聚。2001年后,上海在郊区建设新城,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布局大型购物中心,逐步实现产城融合。临港新城(L城)东临东海,是产城融合的典范,新城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城市硬化地面主要由废弃陶片制成的再生地砖和透水沥青铺设,功能区围绕湖泊形成了城市环带。

材料二下图示意上海1949年以来上海郊区城镇化进程。

(1)据图归纳建国后上海郊区城镇化的特点。
(2)分析2000年以后三类要素的流动对促进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迁移的作用。
(3)说明临港新城对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借鉴意义。
2024-01-22更新 | 540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创新部)

8 . 《去有风的地方》电视剧讲述北京某大学毕业生“谢之遥”返回大理创业,成为我国一千多万“城归族”中的一员。返乡后,他们开办网店、云视频、直播直销等,打造各种“网红产品”。完成下面小题。

1.近几年,返乡创业人数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乡村自然资源丰富B.乡村投资环境改善C.逆城市化加剧D.城市人口容量降低
2.与直播直销紧密联系的环节是(     
A.生产管理B.售后服务C.物流配送D.品牌调查

9 . 读我国某年四城市人口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考虑,其中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就业机会最多的城市是(     
A.①B.②C.③D.④
2.城市②可能位于我国的(     
A.西北内陆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沿海地区
10 . 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
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D.知识密集型产业
2019-01-30更新 | 3529次组卷 | 6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中学2016届九年级5月青年教师业务水平考试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