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0 道试题
1 . 人口总迁移率=一定时期“迁入人口+迁出人口/该时期的平均人口×100%”,净迁移率=一定时期“迁入人口一迁出人口/该时期的平均人口×100%。”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4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05—2014年
A.人口净迁移率浙江高于江苏B.人口总迁移率安徽大于天津
C.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D.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2.2005—2014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C.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2016-11-26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下面分别为我国A市人口年龄结构图(M为2004年资料,N为2014年资料)、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从业人员构成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市老年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青壮年人口的大量迁出
②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③自然灾害频发
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⑤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⑤D.②④⑤
2.有关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C.产业结构影响到了迁入人口性别结构
D.人口的迁入,促进了工业结构的升级
3 . 下图为1996-2011年南非人口重心变化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时期南非人口迁移的方向是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2.该时期南非人口重心变动的因素可能包括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③国家倡导移民政策    ④交通运输业得到发展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4 .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洋”一词始于明、清时期我国对东南亚地区的称呼。近年来,很多中国企业投资东南亚国家,掀起新一轮“下南洋”的热潮。图为中国企业在东南亚部分国家投资项目及区域图。
材料二 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成立,驻地永兴岛。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1)从地理角度,简述我国设立三沙市的意义。
(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指出古今“下南洋”的原因。
(3)描述甲岛河流的水文特征并分析原因
2016-11-26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西省横峰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5 . 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在西亚“袖珍国”卡塔尔举办(国土面积1.14万平方千米)。读“卡塔尔区域位置图”和2009年卡塔尔人口结构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卡塔尔所在地区区域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处三海三洲两洋要道B.当地居民以黑人为主
C.多数国家内河运输发达D.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2.卡塔尔人口结构的构成,主要是因为(       )
A.矿产资源开采B.国家计划生育C.政治局势动荡D.气候炎热干燥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城市不同社区的发展程度或机能的差异,反映在社区人口迁移的结构上,下图为某城市社区在某年的分龄人口移出、移入数量的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该社区最应该增加哪种职业人员(  )
A.医疗看护B.高科技人才
C.建筑工人D.幼儿园老师
2.从社区分龄人口的移出、移入状况看,该社区最可能属于城市地域中的(  )
A.郊区B.工业区
C.行政区D.中心商业区
7 . 读我国某城市不同年龄段出国(一年以上)人口百分比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据图分析,该城市出国(一年以上)人口出现丙高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①自然因素 ②文化教育因素 ③政治因素 ④经济因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出国人口,相关最明显的是( )
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
8 . 读北京市常住人口调查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市常住人口2005年比2000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其原因是
①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死亡率大幅下降
③外来人口大量迁入                    
④每年新增大量大学生就业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2)从资料分析,北京市的劳动力是否短缺?为什么?
(3)从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龄比例构成上看,你认为北京市现在正面临着哪两方面的巨大压力?你对缓解这些压力有什么良策?
9-10高一下·江西吉安·期中
名校
9 .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并回答下列各题。

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2.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
10 . 下图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
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B.劳动力价格降低
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D.人均产值减少
2.该县可能位于我国(  )
A.珠江三角洲地区B.京津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D.川渝地区
2016-11-26更新 | 2317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信丰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