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它利用了黄土直立性强的特点,凿洞造室而居,节约了木材等建筑材料,具有冬暖夏凉、少占耕地的优点,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的杰作。近年来,村落出现了空巢化现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窑洞未反映出的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是(     
A.四季分明B.地形破碎C.耕地较少D.降水较多
2.村落空巢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环境好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3.村落空巢化现象给农村带来的直接影响有(     
①窑洞空置率增加②窑洞得到有效保护③撂荒耕地增多④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 .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D.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2.“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3.“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C.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2023-03-04更新 | 1754次组卷 | 14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户籍人口是指已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为1990-2014年我国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变化情况。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1990-2014年我国(     
A.常住人口城镇化速度慢于户籍人口城镇化速度
B.城镇常住人口中城镇户籍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农村户籍人口的数量比城镇户籍人口的数量多
D.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慢于其落户城镇的速度
2.影响1990-2014年来我国常住人口城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②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③城镇经济收入较高             ④城镇生活成本下降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4 . 2020年2月,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城市问题研究专家表示:“现在全国人口流动的规模大约是17年前(SARS)的6倍。未来四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深圳、广州、成都、重庆、长沙、合肥等城市,可以说将面临严峻考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17年前相比,全国人口流动规模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区间经济差异加剧②生育政策调整③交通日益改善④医疗卫生事业进步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随着2021年初疫情的复发,全国民众响应国家号召,自觉居家隔离,此举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人口迁移中断B.人口流动骤减C.交通通达度降低D.人口容量下降

5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该地区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时期人口数量最大B.③时期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C.④时期当地人口数量达最小值D.⑤时期老年人口比例很小
2.④时期以后人口净迁入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变化
B.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人口迁入量减小
C.经济落后,大量人才外流
D.留守儿童问题使父母返乡务工
2023-02-21更新 | 1261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6 . 生态移民具有扶贫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作用。闽宁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西部,其陆续接纳了来自宁夏西海固(范围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的西吉县、海原县、固原县、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等)6个山区经济落后县的4万多名移民,成为中国贫困地区通过对口扶贫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成功典范。下图示意闽宁镇区位和样本村区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海固4万余名移民迁往闽宁镇的主要原因是闽宁镇(     
A.政策扶持B.经济发达C.降水丰富D.土壤肥沃
2.与闽宁镇相比,移民原居住地西海固(     
①生态环境脆弱②人口密度过大③经济发展水平较低④工业污染严重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大量流入,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下图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2020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变化。

(1)指出珠江三角洲常住人口增长的直接原因。
(2)简述外来人口流入对珠江三角洲常住人口年龄结构产生的影响。
(3)从产业和城乡分部角度,说明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4)评价珠三角城镇化水平提高对当地农业的影响。
2023-02-09更新 | 476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位于原中央苏区县和罗霄山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素有“木匠之乡”的美誉。上世纪80年代后期大量南康木匠南下珠三角地区“淘金”。90年代末期,南康区政府积极支持和引导当地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大大小小的家具生产作坊沿国道错落分布,形成“前店后厂”的主要的生产布局模式(“前店”指面向道路的门面房,向过路司机销售简易家具产品,“后厂”即门面房后的“铁皮棚”,在此进行产品加工)。历经20余年的发展,南康区建立了完整的家具产业集群,并依托家具产业开展“产业+就业”扶贫工作(下图),于2019年4月28日实现全区脱贫摘帽。

(1)说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大量木匠返乡建厂的原因______
(2)分析家具产业沿国道“前店后厂”生产布局模式的优点______
(3)说明南康区把家具产业作为扶贫攻坚重要途径的原因______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大量流入,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下图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2020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变化。



(1)指出珠江三角洲常住人口增长的直接原因。
(2)简述外来人口流入对珠江三角洲常住人口年龄结构产生的影响。
(3)与户籍人口相比,分析珠江三角洲外来流入人口城乡结构特点。
(4)评价珠三角城镇化水平提高对当地农业的影响。
2022-09-07更新 | 81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零模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我国浙江、安徽两省2014年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浙江省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劳动力迁入B.人口自然增长快C.出生率迅速上升D.老龄化问题加重
2.导致浙江、安徽两省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构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经济D.交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