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20世纪末开始,部分城市由于经济衰退、人口老龄化、自然环境恶劣等原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收缩现象。下图示意四类收缩城市的人口变化格局。其中,深色部分为人口减少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识别收缩城市及其类型,可依据(     
①人口普查数据②经济增长速度③产业从业人员比重④夜间灯光遥感影像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陕西省铜川市原以煤炭、陶瓷、机电制造等为支柱产业,计划经济时期起就已建有多处工业区,后因资源枯竭和产业转型滞后而逐步出现城市收缩。该市的收缩类型是(     
A.甲B.乙C.丙D.丁
3.甲类收缩城市内绝大部分地区同时经历着人口流失。此类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的(     
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
2022-02-13更新 | 885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人口流动背后的驱动因素,一是收入差距等经济因素,二是人口管理政策。当前东部沿海地区仍是我国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地区,但是北京、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在采取“控人”政策﹐导致人口增幅减小;安徽、陕西在采取大规模“抢人”政策,且效果非常明显,成为人口净流入的“大黑马”。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人口流动分布(单位;万人)示意图。

(1)说明人口大量迁入给迁入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2)简述安徽、陕西成为人口净流入“大黑马”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3)分析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增幅逐渐减小的原因。
2022-01-18更新 | 1545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发展,出生且生长在城市的二代流动未成年人口数量日益增多。下图示意我国某年不同年龄二代流动未成年人回流农村的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1~4岁二代流动未成年人相比,13~16岁二代流动未成年人回流农村更多考虑(     
A.收入水平B.受教育机会C.人居环境D.医疗保障
2.二代流动未成年人回流农村的比例总体较低,主要是由于(     
①户籍制度严格②生活条件较稳定③回流成本较高④城乡生活方式差异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
2020-12-0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上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历史上,我国就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口大迁徙,到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潮。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正确的是
A.“闯关东”、“孔雀东南飞”国内人口迁移
B.“下南洋”、“孔雀东南飞”国际人口迁移
C.“走西口”、“下南洋”为国内人口迁移
D.“闯关东”、“走西口”为国际人口迁移
2.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D.政治因素
3.自2010年以后,“孔雀”不再“东南飞”,主要是内陆省区
A.就业机会减少B.居住条件改善
C.自然环境优美D.经济收入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