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下图为迪拜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迪拜约17%为阿联酋公民,约83%为外国移民,其中印度人占42.3%、巴基斯坦人占13.3%、阿拉伯人占9.1%、孟加拉国人占7.5%,其他占10.8%。下图为迪拜气候资料统计图。



(1)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描述迪拜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分析材料二,指出迪拜人口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3)分析阿拉伯半岛内油气资源的主要运输方式并简述此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点。

2 . 流动人口的职住情绪能够反映其工作与生活状态,一般工作和生活状态较差,情绪消极。下图示意某城市流动人口情绪与职住分布的关系图(其中人口情绪大于0,表示流动人口情绪相对平均人口情绪较为积极,数值越大越积极,反之则表示较为消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关系图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内城居住区的流动人口比近郊高密度居住区情绪更积极
B.农业园区主要为耕作辛苦的农民,人口情绪偏向于消极
C.工资待遇高、发展前景好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园情绪积极
D.交通与基础服务设施较差导致远郊居住区人口情绪较消极
2.为应对以上问题,有关政府部门应该(     
①重点关注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物流产业的流动人口心理健康
②完善远郊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
③加强人口流动管理,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④采取有力措施,引导流动人口迁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3-04-10更新 | 1150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群发展,将武汉确定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近年来,武汉光谷已形成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该城市从传统的“钢城”向“芯城”转型升级。

材料二:武汉附近的长江河道中沙洲众多,成因不同,消长不停。受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影响,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出现“洲渚日增,江流日狭”的现象。

材料三:如图为长江黄金水道布局示意图和武汉及周边地区略图。

(1)说出甲、乙两处沙洲的不同成因。
(2)简述材料二中“洲渚日增,江流日狭”的原因。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武汉成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优势条件。
(4)简述哪些区位因素的变化,促使武汉从“钢城”向“芯城”转变。

4 . 读下面调查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姓名:王琴
性别:
出生年月:19829
籍贯:安徽
就业状况:江苏黎明针织厂
姓名:史密斯――性别:
出生年月:19482
原住地:美国纽约(东北部)
现住地:美国休斯敦(南部沿海)
(退休后移至)
就业状况:退休
1.影响王琴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B.政治文化
C.交通运输D.自然环境
2.影响史密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B.宗教信仰
C.气候D.水源

5 . 下图是“长三角和川渝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长三角相比,川渝地区的突出优势是(     
①水陆交通便利②土地广阔,价格较低
③水能资源丰富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川渝地区人口大量流向长三角,对长三角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改善城市环境B.增加就业岗位C.提高农业比重D.缓解劳动力短缺
3.近年来,上海有不少企业向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到周边城市。这说明上海在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     
A.辐射带动的作用B.提供大量自然资源
C.提供廉价劳动力D.科技研发创新作用
2023-03-23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胡焕庸线”又称为“黑河—腾冲一线”,将我国人口划分为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胡焕庸线”东西两侧人口比重一直相对稳定略有变化。读下图和表格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东南半壁西北半壁
面积比重(%)人口比重(%)面积比重(%)人口比重(%)
195343.2494.8056.765.20
200043.2494.5956.765.41
201043.2494.4156.765.59
1.我国下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A.黄土高原B.宁夏平原C.云贵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2.“胡焕庸线”东西两侧人口比重一直相对稳定,主要取决于(     
A.计划生育政策B.自然地理环境C.人口迁移方向D.地域开放程度
3.导致“胡焕庸线”东西两侧人口比重略有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东南半壁人口死亡率高B.西北半壁大量人口迁往东南半壁
C.西北半壁人口出生率高D.东南半壁大量人口迁往西北半壁

7 . 农业人口大量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乡村“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回流到原户籍所在省区,推动了当地城镇化进程,出现了“回流人口城镇化”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乡村“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我国多地行政部门规划提出“合村并居”的理念(该理念是适当的位置选地,建设高密度村居,采用增加绿地、广场以及完善基础设施等营造绿色、宜居的现代化宜居场所),该理念限制了乡村的(     
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用地规模D.人口流动
2.下列省区中,回流人口城镇化最明显的是(     
A.广东B.西藏C.四川D.吉林
3.下列因素中,对人口回流影响最小的是(     
A.生活成本B.产业转移C.家庭情感D.教育质量
4.与城市相比,乡镇吸引部分人口回流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态环境更优②距离家庭更近③就业机会更多④公共服务更好⑤乡村振兴国家战略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⑤

8 . 图为2010-2019年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农民工占比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曲线①、②、③、④代表东部地区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影响图示时期农民工输入地地区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通信发展B.城市化进程加快C.产业结构调整D.老龄化程度加剧
3.图示时期,东部地区受人口分布变化影响较大的行业是(     
A.电子装配B.旅游服务C.金融保险D.软件开发
2023-02-1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读我国某区域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山脉M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农耕区与畜牧业区分界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分界线D.温带草原与温带森林的分界线
2.从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考虑,图中N省内的人口迁移方向最有可能的是(     
A.由北向南B.由南向北C.由东向西D.由西向东
2023-02-13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复杂的地理环境,制约了其经济的发展。凉山的太阳能资源是全省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为光照资源丰富,很多贫瘠、缺水、不适宜播种的土地都被“种”出新能源。离地1.5米高处,成千上万块太阳能高效叠瓦组件整齐排列,而羊群则在下方悠闲吃草。近年来,凉山州的外出务工人员有所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凉山成为四川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方之一,主要是因为当地(     
A.纬度低,气温高B.山区多,海拔高C.人口稀少D.降水丰富
2.下列对“光伏+种养殖”模式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光伏板的铺设,减少了地表水分的蒸发B.光伏板对雨水有拦截作用,有利于保持水土
C.光伏板的铺设,提高了地表温度D.养羊可以抑制杂草长高
3.凉山外出务工人员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政策的调整B.家乡环境优美C.交通条件的改善D.家乡经济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