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2 道试题
1 . 表下杭州(1981年全市人口为525万)和武汉(1981年全市人口为590万)1981年至2000年城市人口(单位:万人)增长状况,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1.两城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杭州1981~1990B.武汉1981~1990
C.杭州1991~2000D.武汉1991~2000
2.据表可以看出,1981年至2000年两城市
A.中心区人口持续减少B.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下降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郊区城市化明显
2016-12-12更新 | 10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地理试卷
2 . 下图是“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中国城市化过程可以用曲线MN段表示
B.a线表示发达国家目前的城市化平均水平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通常城市化速度也快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一般城市化水平高
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表现为(  )
A.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快
B.东、西部城市化速度同步
C.大城市周围卫星城发展较快
D.大城市人口开始向乡村回流
2016-12-09更新 | 804次组卷 | 4卷引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卷(四川卷)
3 . 读我国某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反映该村(  )
A.位于浙江省沿海地区B.环境优美,迁入人口多
C.医疗卫生水平高D.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率高
2.该村人口现状可能给当地带来的问题有(  )
①养老服务难以保障
②加重就业负担 
③劳动力短缺
④使环境人口容量降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16-11-27更新 | 829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7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3月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4 . 东北地区是我国人口流出最明显、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区域之一(下表),2015年东北三省经济增速均低于中部、西部和东部。回答下面小题。
2015年全国及部分省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表(‰)

1.东北地区人口流出多、自然增长率低,对其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①后备劳动力不足          ②耕地资源压力减轻        ③养老负担更加沉重            
④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⑤经济逐渐失去活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
2.上海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远高于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这说明上海市(     
A.对户籍与非户籍人口采取不同人口政策
B.总体上比东北地区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
C.户籍人口中青壮年大量移居国外,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迁入人口数量大且以青壮年为主,使得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5 . 耕地撂荒是指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主观原因放弃耕种而造成的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伴随着我国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四川省许多地方的大量耕地存在长期撂荒现象。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造成四川多地耕地长期撂荒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条件差B.灌溉水源成本高
C.农村劳动力缺乏D.粮食已自给有余
2.农村大量耕地长期撂荒,将(  )
A.危及国家粮食安全B.利于耕地积蓄肥力
C.缓解人均耕地压力D.抑制民工大量外出
3.缓解农村耕地长期撂荒的有效措施是(  )
A.禁止民工外出打工B.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C.加强农田水利建设D.统一管理撂荒耕地
6 .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二孩”。这是继 “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2003—2015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示时期该市人口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5年人口数量最多
B.2013年人口增长最快
C.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D.2009年后人口呈负增长
2.2008年后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高铁通车,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政策调控,产业升级和转移
C.金融危机,经济水平持续下降D.房价升高,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3.“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
①增加入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②导致人口增长率持续上升
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                  ④改善男女性别比失衡状况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7 . 研究表明,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图为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图(含预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2016年开始,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还会持续约       (  )
A.10年B.15年
C.25年D.30年
2.目前我国“城乡倒置”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教育水平B.人口迁移
C.医疗水平D.环境质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8 . 下图为我国2010年省级行政单位(台湾、港澳除外)人口迁入率(甲图)和人口迁出率(乙图)分布图(单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2010年山东省人口净迁入率可能为
A.0.6%B.0C.-0.4%D.-1%
2.下列省区迁出人口数量最多的可能是
A.青海B.河南C.云南D.山东
3.广东省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便利B.矿产资源丰富
C.经济发达D.气候温暖湿润
2016-11-27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四川省高中毕业班名校联盟测试一文综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
9 . 下图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①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
②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
③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
④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
①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吸引人口迁入 ②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
③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④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6-11-2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热身(最后一模)地理试卷
10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19%, GDP总量占全国的21.7%,城市人口比重达68%。“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分布示意图。



(1)依据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特征。

杭州是该地区的重要城市。下图为“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



(2)读上图, 描述图中杭州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
(3)上图显示,杭州在1964年(二普)之前和2000年(五普)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分别说明其直接原因。

江南水乡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下图为江南水乡景观图。



(4)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上述景观的形成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